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11月CPI破五 全年物价仍在调控目标范围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1日 15:47  新华网

  2010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11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图为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网 陈竞超 摄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刘铮 王希 林晖)同比上涨5.1%——最新发布的11月份全国CPI数据再度引发关注。继10月份“破四”之后,CPI在11月份“破五”,并创28个月来新高。在中央已经出台一系列物价调控政策的情况下,CPI缘何继续走高?

  “11月份物价的涨幅确实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从构成来看,仍然还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共同推动了CPI的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11日在数据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调查显示,11月份全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是74%;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5.8%,拉动CPI上涨0.9个百分点,“贡献”率是18%。

  食品类价格中,11月份全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4.7%,食物油上涨14.3%,水果上涨28.1%,蛋类上涨17.6%,涨幅都有所扩大。值得注意的是,11月份蔬菜价格环比回落了1.9%。

  “蔬菜价格在11月下旬政策出台后趋向明显下降,但由于中上旬价格涨幅较大,所以整个11月份蔬菜价格同比涨幅仍达21.3%。再加上蔬菜以外的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所以综合下来后,食品对CPI的‘贡献’率还是比较高的。”盛来运指出,11月份物价上涨中有相当部分与季节性变化有关,因为入冬后对肉、蛋、菜的消费会增加。

  非食品类价格涨幅也略有扩大。盛来运解释说,这主要是居住类价格上涨造成的。由于水、电和入冬后取暖用煤价格的上涨,带动居住类价格在11月份涨幅扩大,对CPI“贡献”率达到18%,比上个月扩大了1.5个百分点左右。

  同期发布的其他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外贸出口都保持稳定较快增长,预示未来经济走势的PMI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上升,货币供应量M2数据有所反弹。CPI持续走高,既是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来总需求较旺的反映,也是货币信贷长期超发的必然结果。

  1至11月份,中国CPI同比涨幅已经达到了3.2%,而年初确定的调控目标是3%左右。这是否意味着全年物价调控的目标已被突破?

  “我们原来预订的宏观调控目标是3%左右,而且是一个预期性的、指导性的目标,3%稍稍过一点应该也还在这个调控目标的范围之内。”盛来运说。

  盛来运表示,12月份有很多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最有利的条件是国务院16条措施的效果会不断显现。另外,翘尾因素在12月份就没有了,这对拉低物价总水平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未来通胀压力会持续较大,但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认为。

  据分析,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产品价格会呈上涨态势。资源、土地、工资、利率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也会推动物价上涨。但由于国内工业品整体供大于求、粮食连续丰收,加上货币政策正在进行调整,未来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以农产品为主体带动的价格上涨,其波及面和持续时间都不可低估。货币政策虽然已经转向稳健,但收回流动性需要时间。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得力,这样才能有效降低通胀预期。

  “政策的出台到产生明显效果要有一定的时间。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是可以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盛来运强调。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