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房令颁布已超8个月 央企71家至今未见动静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 17:45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退房令”颁布已超8个月

  挂牌的房地产公司不到20家

  78家涉房央企中71家至今未见动静 银监会要求收回贷款且不得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

  在78家房地产为非主业的央企“磨磨蹭蹭”不愿退出市场的时候,监管机构日前向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房地产央企“红名单”。根据这一名单,目前多家银行已经要求分支行只能对名单中列示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等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对16家之外的非房地产主业央企不得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而此前下发的存量贷款也要及时回收,做好资产保全工作。

  专家指出,现在“红名单”下发至商业银行手中,银行通过资金的收紧可以“逼迫”部分央企清退房地产业务,这将大大提高非主业房地产央企的“退房”进程。

  “退房”难

  71家央企至今未见动静

  据国资委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位列清退名单的78家央企旗下共有房地产子公司227家,约占央企全部三级以上房地产公司数量的60%,资产总额占比15%,销售收入和利润占比为15%和7%。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按照目前央企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6607亿元计算,要求清退的78家央企的房地产资产总额约991亿元。这也意味着,有近千亿元房地产资产被滞留在78家央企内部。

  但现在距离今年3月国资委发出的“退房令”已过去8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仅有中远集团、中国航天、中石化、中石油等7家央企挂牌转让其不足20家地产子公司的股权,剩余71家央企超过200家地产公司至今未见动静。

  房企内部人士指出,由于房地产市场潜力巨大,如果贸然退出,再次进入的门槛和成本将非常巨大。多数央企集团对退出房地产业务采取的策略是拖一拖,看一看同业的执行情况。

  “即使有些央企在挂牌出让房地产业务,大多数也是亏损企业。”某业内人士指出,比如11月29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中核置业在天津产权交易所挂牌,以1.14亿元转让福清中核置业100%股权及债权。但是其本质是中核工业集团在甩包袱,在8月底之前,中核置业处于亏损状态。

  发“红名单”

  16家央企可获房地产开发贷款

  某银行人士指出,银行已经根据监管部门下发的“红名单”,要求分支行对名单中所列示的16家房地产央企提供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授信额度,对除了16家之外的房地产央企,存量贷款要采取保全措施,尽早回收。存量到期收回的,项目贷款无法续贷。原则上不得对16家以外央企提供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

  银行人士透露,获批的16家央企名单是: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已整体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12.13,0.19,1.59%)集团公司、中国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整合加速

  退房潮及并购潮必将到来

  业内人士认为,资金和土地是房地产企业未来成长的核心,而在货币政策开始步入紧缩通道、融资渠道几近关闭,房企资金压力越来越大,部分房地产非主业央企的“退房”潮,以及并购潮必将加速到来。

  针对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相关各方认为,这无疑给16家大型房企集团打开了并购之门。比如,招商地产此前就曾表示,公司正在密切关注央企准备退出的房地产资产,正在与一些央企进行洽谈。招商地产非常看好78家央企地产项目进入产权交易市场,目前正在和这些企业商谈收购和合作其退出的项目事宜。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对于部分央企清退出来的房地产项目,相关各方的整合意愿并不强烈。在挂牌出让的企业中,成功转让的也仅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北京金中都置业公司项目、中石油北京都市圣景地产项目,整合方对其余项目的兴趣并不强烈。

  业内人士指出,非主业央企清退房地产项目,严重依赖并购市场的活跃程度。而此前,那些“不务正业”的央企即使出售房地产项目,也是将一些毫无盈利能力的企业推到市场交易。“出售资产具有恶化的财务报表和黯淡的投资前景,怎能吸引企业来接手?”

  国资委宣传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退房”没有具体时间表

  16家房地产央企不愿接手“鸡肋”资产

  此前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国资委宣传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央企“退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难在短期内完成,此前媒体报道的“半年退出”的说法不实。国资委坚持的原则是逐渐有序退出,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78家非主业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正在陷入一种困境。”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房地产资产的退出涉及资产分配、人员变动以及资产评估是否合理、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等问题,“国资委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现在房地产调控的视线已经转移到其他新政上,‘退房令’也就被搁置了。”

  据报道,“退房令”颁布后,16家房地产主业央企鲜有接手“退房”资产的兴趣,而在各地都大举拿地。以中国铁建地产集团为例,5月20日,中铁分别以14.6亿拿下北京一宗优质地皮。6月29日,又将广州两块靓地收到囊中,翌日又拿下天津市河北区3宗地块。如此等等,40天之内豪掷84.3亿元。

  有没有考虑接手78家央企退出的地产业务?中铁地产总经理吴仕岩坦言,也有部分央企希望将土地转让给他们,“我们会关注,但我们更愿意对靓地、净地感兴趣。”

  事实上,中铁的选择也代表了不少央企对同门兄弟对“鸡肋”资产的敬而远之。“很多项目股权不独立,可能产生‘扯皮’问题。”保利地产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些资产即便是80%的股权,我也要和小股东协商,谁知道他在哪儿?”某地产央企人员表示,部分项目资产状况偏弱,一旦涉及拆迁等问题,很容易泥足深陷。

  银监会新闻处负责人回应——

  将加强对房企开发贷款审查管理

  针对近期部分媒体报道称“监管机构日前向商业银行下发一份房地产央企红名单”,银监会新闻处负责人6日晚回应称,今年9月,银监会向银行下发了主业含房地产的中央企业名单,要求银行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继续加强风险管控工作。

  这位负责人表示,为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贯彻《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有关“严禁非房地产主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商业性土地开发和房地产经营业务”的要求,今年9月,银监会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了主业含房地产的中央企业名单,要求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中国证券报、南方周末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