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媒肯定中国稳定物价新政 将维持全球市场稳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2日 15:59  环球时报

  环球网记者李亮11月22日报道,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推出16项措施,要求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农业与工业多方联动,稳定消费品价格,抑制通货膨胀。近期一直紧盯中国“治胀”举动的外媒纷纷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政府的“新政”将有力控制国内物价,而且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印度时报》将目光集中在《通知》中多项较为微观的措施,如取消运输新鲜粮食物资的汽车的公路收费、要求电力公司保证煤油供应、向学生和贫困居民发放补贴、要求地方政府打击黑市等,认为这体现出中央政府稳定物价的决心及执行力,“软化价格”的预期应不难达成。

  英国路透社则将目前中国的通胀情况与此前多个时期进行了比较,强调此次在通涨有机会爆发之前,中国政府就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稳定消费品价格。所以,虽然有大量消费者抱怨食品价格飙升,但相比此前几次,这次的胀度“仍属温和”。

  美国《侨报》文章也援引据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高盛公司的分析称,中国政府接连对价格进行微观调控,不仅能控制通胀,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改变通胀预期”。它说:“中国经济持续高通胀的风险很低,当前的高通胀只是暂时现象。”美国的“I stock and analyst”网站也说:“对政策支持的期待将增进农业物资储备的表现”。

  英国《金融时报》则从宏观上分析说,损害中国经济的是“通胀恐慌”而非“通胀”。它说,10月份的通胀数据“确实糟糕”,但中国距离价格上涨的失控还很遥远。中国政府将银行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出台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可能实行的价格管制、甚至是旨在戳破房地产泡沫的政策,都反应出中国对通胀的“恐慌”。而全球投资者有可能害怕中国因反应过度造成经济放缓,继而抛售股票和大宗商品,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好影响。

  此外,英国每日财经网站还以《中国能控制过热的经济吗》为题,对中国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能力给予肯定。它说:“虽然很多市场人士担心北京会大刀阔斧地对付通涨,但是小手术刀才是更有可能的选择。中国决策者需证明,他们正在以收缩银根与补贴混合等措施来控制走高的物价,不会对国家经济及全球市场造成过大扰乱。”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