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行9天两调存款准备金率 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舞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0日 13:12  天府早报

  在距上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仅9天的情况下,昨日,央行再度宣布,从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国内存款准备金率已达18%,累计上调幅度达2.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近期央行频繁出招,显示此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已转向从紧。

  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2010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71.63万亿元。这意味着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将收紧流动性3581亿元。

  解读;准备金率调至历史高位货币政策向常态回归

  意外 短期内连续上调让人意外

  央行在近1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让不少分析人士感到意外。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表示,虽然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在预期之内,但频率之高出乎意料。谭雅玲认为,从目前的投资、信贷规模和物价指标来看,都显示出市场流动性过分充裕,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从源头上进行约束是预期之内的动作。但此前央行已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如此频繁的动作超出预期。

  虽然目前加息预期比较普遍,但谭雅玲表示,短期内应该不会加息。“因为加息会使得利差进一步扩大,使得投机热钱进一步涌入。在目前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加息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央行再度上调准备金率,在通胀愈演愈烈的形势下,籍此可迅速收回流动性,稳定预期,扼制通胀。由于加息对实体经济带来影响更大,央行更侧重数量型工具,但未来视通胀情况依然不排除加息可能性。此次提高准备金率,亦与前期信贷增长过快直接相关,有利于实现全年7.5万亿信贷目标。

  不意外

  准备金率或为常规化调整工具

  针对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对冲流动性的常规措施,再次上调在意料之中。“存款准备金率已沦为一种常规化的对冲流动性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李慧勇认为,从控制通胀的目的出发,央行更应该选择加息,而且越早越好。他表示,按照目前的通胀发展速度,11月份CPI可能达到5%,通胀形势严峻,“调控还要下重手,最迟必须在春节前再一次加息。”

  对于货币政策转向的说法,他表示,实际上从1月10日央行第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开始,货币政策就已由“适度宽松”过渡到了“稳健”,这次只不过是字面上修正了而已,货币政策实质并没有改变。

  经济学家马光远通过微博(http://t.sina.com.cn)表示,宽松货币政策在持续2年之后,已退出了历史舞台。马光远认为,准备金率再度上调后的下一个动作仍然会是加息。 早报记者洪霁昕

  分析

  为何上调准备金率而不加息?

  1.负利率问题受到热钱流入的干扰,连续加息会增加农产品风险。

  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美日突然采取了新一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此时再度加息,会激发热钱大量地流入,使得我们在结构调整还没有到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就业环境大受影响;另外加息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内外市场消费能力有限,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

  2.流动性泛滥的严重性不减,所以,数量紧缩政策今后还是主旋律。

  流动性泛滥问题依然严重。因为在前期的救市阶段,政府已经投入了很多“高流动性”的货币,而现在由于内外市场上还是缺乏“新的增长点”支撑,故前一阶段的救市资金开始慢慢地呈现出“多余”的征兆。鉴于此,迅速回笼资金也是央行迫在眉睫的任务。

  3.加息会增加银行成本。

  虽然对银行而言,加息后的息差依然不变,但由于最近信贷业务正在面临全面收缩整顿,加息实际上就是对银行的利润的一个严重打压。 (经济参考报)

  播报

  周小川:尽量防止热钱流入

  早报讯就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财新峰会上表示,我国可以采取一些管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更多热钱流入。 (新华)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