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将首次以PPP作为转换系数换算GDP 利弊参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 15:38  北京晚报

  2011年,中国将首次以购买力平价(PPP)作为转换系数换算GDP(国内生产总值),以便于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这个消息,将“购买力平价”这个并不为大众熟知的经济学术语推进了公众视野。

  什么是购买力平价?为什么要用它来换算GDP?新的计算结果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一连串的提问之后,我们发现换算后的新GDP数据利弊参半,既有更加贴合实际经济生活的一面,也有我们不能忽视的偏差。

  一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的新算法

  2011年,中国将首次全面参与新一轮世界银行组织的国际比较项目(ICP)活动,使得我国GDP可以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中国国际比较项目部际协调小组已经成立,由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参与。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全面参与ICP国际统计活动有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我国的经济规模和国际地位,也有利于增强我国统计能力建设。

  陈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举个例子来说明购买力平价(PPP)理论,比如在美国买一个汉堡5美元,而同样的汉堡在中国需要2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在买汉堡的时候,2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和5美元相当,这时候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就是4比1。

  这个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详细阐述的,他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他当时总结了50多个国家在长达几十年时间里200多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和对比,提出了以购买力为基础来确定汇率。

  购买力平价理论其实主要用于汇率,在国际金融领域上,只有不同货币之间进行兑换才用得到。在本国国内消费、交换等并不存在货币兑换的问题,并不需要使用购买力平价这个理论。即使这个比率发生变化,对国内物价涨跌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来评估各国经济实力,那么发展中国家的GDP水平都有可能会增加,而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可能都会有所缩水,美国不在其列,因为它本来就是使用美元的国家。

  批注

  按照市场汇率将各国GDP都转换成美元计算有两个困难,“首先,因为市场汇率上下波动剧烈,国家的经济规模可以很容易地在一夜之间变化10%或20%。而且,在应用市场汇率时,许多穷国看起来只有非常少的国民产出。”

  ——《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版)保罗·萨缪尔森

  购买力平价换算可能高估GDP

  许多经济学家偏向于用购买力平价来比较不同国家的实际生活水平,而普通人也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着这个思路。最近,不少深圳人开始到香港采购生活用品。他们发现,按照美元的市场汇率计算,人民币比港币值钱;而按照两种货币各自在当地的实际购买力计算,港币又比人民币值钱。这是否说明,用购买力平价来核算GDP将是更贴近经济生活真实的方法呢?

  张碧琼(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际金融系主任):

  我们的GDP是用人民币来计算的,而国际组织在衡量各国GDP的时候需要换算成美元进行比较,这就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按市场汇率来计算,另一个就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会有差距。过去我们通常都采取前一种算法,但是国际组织认为这种计算方式低估了我们的GDP总量。

  实际上,考察人民币的购买力,必须考虑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问题,购买力平价只是其中一种因素,并不是完全理想的一种选择;只能说从中期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使用购买力平价是国际组织的习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换算方式也存在偏差。

  购买力平价是通过对贸易品的对比来测算,而对于一种货币的购买力而言,贸易品只是其中一部分,一些非国际交换品并不包含在内,比如公共产品。举个例子,我们可以通过苹果、橘子这些贸易品分别在中国和美国的价格,来计算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购买力平价。但是用同样比例的美元和人民币,在美国和中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所以如果考虑到公共产品这个方面,用购买力平价来换算我们的GDP,我们反而是被高估了,这种测算方式没有考虑到非贸易品的重要性。

  批注

  假定在成都理一次发和在芝加哥理一次发的价值几乎相同是说不通的。在芝加哥理发的价格更高是由一系列经济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包括更高的最低工资,更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更严厉的环境控制,更高的能源和保险成本。换言之,在芝加哥理发比在成都理发要贵,因为美国是比中国更加发达的经济体。为了进行比较而否认这一点是没有意义的。——汤姆·霍兰《对2012的又一个可笑预言》(11月12日香港《南华早报》)

  购买力平价换算,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上周,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发布报告预测,当利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调整后,中国最早可能在2012年实现经济规模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在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著作《宏观经济学》所引用的数据中,早在1998年,用购买力平价进行校正换算之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市场汇率计算的5倍,“中国还一跃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的第二大经济强国。”那么,在这些惊人的“低估”和可能的“高估”之间,利弊究竟几何?

  张碧琼:我们希望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那么,成为一个更强大的经济体对这方面是有好处的;但同时,这种强大也需要代价。

  从我们的现状来看,用购买力平价的测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我们的真实购买力。在对外贸易上,我们就可能是受到更多的压力,需要我们多进口一些产品,这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一种让步。

  不过,高的GDP也能让我们有一个更高的起点,然后通过发展来弥补这个高估的部分,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陈建: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面临着非常大的升值压力,西方很多国家压迫人民币升值其实就是利用的这个理论。由于咱们国内物价、服务长期相对比较便宜,所以西方认为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在之前被低估,因此要求人民币升值。他们举例说,1000美元收入的人在美国只能过贫困生活,只能购买少许商品和服务;而1000美元如果按照现在的汇率,那么拥有这个收入的人在中国的生活却会非常舒适。

  如果真采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GDP,中国的GDP总量无疑会有大幅增加,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提高有利,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上升,但是这对中国的出口、货币升值就会带来巨大的压力,通俗点说,那真的就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的事。

  批注

  中国将首次以购买力平价换算经济总量,意味着有人打算为人民币一次性升值做准备了。但是这人是谁呢?中国人还是美国人呢?

  ——李晨光(第一财经主持人)

  [解惑]

  “换算”不是“替代”

  昨天傍晚,新华社又发布了该新闻的升级版,国家统计局进一步解释道:ICP是一项全球性统计合作研究项目,主要目的是测算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平价(PPP),用PPP作为转换系数,将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转换为用统一货币单位表示,从而便于比较和评价各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和结构。这个研究项目主要是为了便于国际比较研究,并不是用来替代原有的GDP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而非存量的概念,并非今年公布的数字就是从建国到现在的总额,而仅指该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东西。

  通常,GDP的核算以“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将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四部分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相加。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在市场上达成交换的价值,都是用货币来加以衡量的,通过市场交换体现出来。一种产品的市场价值就用这种最终产品的单价乘以其产量获得。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强调,要充分认识参加全球ICP活动的重要性、敏感性和复杂性。全面参加ICP活动有利于树立我国开放进步的良好国际形象,有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我国经济规模和国际地位。ICP执行周期长,调查项目繁多,调查方法复杂,比较结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而且我国还缺乏相关经验,全面参加ICP活动也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