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严调控下 均价下降可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 03:13  新京报

  Q

  王先生问:楼市调控了,有人说房子要降价了,我想买,现在又不敢买。据说今年楼市调控是历史上最牛的了,我们能盼到房价下降吗?

  A

  记者解答:今年信贷、限购、资金链监管等政策陆续出台,楼市调控的政策逐步深化,已经从心理到“生理”都影响到开发商的销售策略。但是老百姓说的房价是个笼统的概念,而在专业人士看来,“房价”是个相对专业的概念,很难一概而论的说是降或不降。区域不同、产品不同各有差异。但是在政策调控下,整体房价呈稳定中的下行趋势。按照经济学原理,决定产品价格的不是价值,而是供求关系。未来供求关系出现调整的区域,价格下降可期。

  房价下降“因地各异”

  “夹心层”捧着血汗钱,等待房价下降。但是看到房价可能下降的声势,又不甘心轻易出手。目前来看,“夹心层”并没有房价下降的切身感受。业内人士认为,“房价”是个专业概念,降价不降价,分区域讲更科学。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表示,一般我们关注的房价是商品房的成交均价,而“房价”这个概念在不同区域不同楼盘会不同。成交均价虽然现在还没有明显的下降,但是北京很多郊区的楼盘已经有很明显的降幅了。可以说,调控后,价格回调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财经评论员叶檀也表示,房价是有下降的势头的,但是对此不能简单地判断,要分区域。有的区域下降,有的则不会。如北京通州,之前涨幅比较大,像这种区域下降的空间可能会大一些。

  远洋地产北京区域事业部副总经理胡宇宙表示,目前只能说部分项目和部分开发商有调整价格的动作,市场的观望情绪比较浓重。但至少房价没有涨价的趋势,价格稳定,明年一二季度部分观望的开发商和项目可能会出现价格调整。“开发商的原则就是看市场,按照市场的接受程度销售产品”。

  明年新盘集中区先降?

  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下,业内达成的共识是:如今的房价基本稳定,如北京市场,上涨的势头基本遏制。但是对于“夹心层”来讲,何时出手,到哪里去找降价的房子仍是心头大虑。

  亚豪机构营销总监王亮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还是比较大,有一些开发商面对政策在加速推盘,但也有一些开发商还在等待。目前看来,需求还是大于供应的。价格能否下降,关键要看政府保障房推进的工作,以及是否出现大多数开发商加速推盘。如果政府不再出台更严厉的细则,明年三月份推盘的数量可能会较大。推盘数量的增多,对于价格调整来说可能是个机会。

  陈国强表示,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幅度不好判断。要说能降到之前的某个水平也很难,因为之前很多开发商拿地成本比较高,对房价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不同区域不同楼盘价格的降幅也不一样。随着第二轮调控政策的落地,加重了开发商的观望,也抬高了购房人的购买门槛。政策对供应方开发商的资金是不利的,随着保障房的建设,供求关系将出现变化。明年,在一些新盘集中的区域,会出现持续下行的趋势。

  房价降要看宏观经济走势

  房价降是“夹心层”发自内心的呼唤,今年的政策调控或许是这些人买房最大的机会,而关乎国计民生的房价,如今也已经不能割裂的来看待。今年出台的严厉的调控政策,显现了政府对于调控房价的决心。一些专家认为,在目前整体宏观经济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调控政策是不是可以持续,房价降不降,也要看大势。

  陈国强表示,目前的调控政策已经比较严格了,如果市场再出现与调控预期相悖的反应,政策的力度就会加大,还会出台一些细则。比如信贷手段、保障房的落实、对违规违法市场行为的查处等。但是再出台特别大的调控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宏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政策也能一直持续下去,2011年上半年的房价应该可以回落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叶檀也表示,房价一旦进入下行通道,是没有底的,到底降多少不好说,各个区域降多少也有不同。但总体来说,个人认为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因为通胀的压力存在,目前政府只能对楼市单独施压。2011年总体来说会持续今年的市场态势,会是在震荡中有下行的一年。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张晓蕊 牛紫千

  我问你

  购房人问任志强:为什么开发商不能把房子便宜的卖给我们?

  任志强答:哪个企业生产产品也不会致力于生产质量最差的产品,没有一个开发商致力于造世界上最差的房子。那么如果我们不是世界上最差的产品,为什么要我们用最便宜的价格卖。 

  老婆问老公:今年是调控最牛的一年了,如果还不降价,我们再也买不起房子怎么办?

  老公答:我真的努力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