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统计局官员回应CPI被低估传言:学者计算方式有局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0日 22:3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1月10日晚间消息,国家统计局网站刊发该局城市司副司长庞晓林署名文章,回应“CPI被人为调整5年间被低估7%”报道。庞晓林表示,CPI是调查计算出来的,不能用模型推算,而学者不仅利用模型推算,并且使用的计算公式具有局限性。

  质疑一:数学模型无法推算CPI

  11月9日,部分媒体及网站刊载标题为“社科院报告称中国CPI被人为调整5年间被低估7%”的文章,据称来源于社科院研究员徐奇渊的分析报告《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帆动》。

  “我们认真研究了有关报道内容和徐先生的文章,认为媒体报道的结论是主观推断,与事实不符。有关媒体不核实报告内容的可靠性,所用标题误导公众。” 庞晓林称。

  庞晓林第一个理由是:“数学模型只是一种分析研究工具,不适宜直接用来生产统计数据。对于通过数学模型推算出来‘被低估7%’的结论,仅仅是一家之言,并非主流专家学者们的共识。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对于利用数学模型推算出来的结论在使用上往往十分慎重,多作为参考数据,不会作为判定事实的主要依据。”

  庞晓林认为“报告作者在不能解释自身模型推算结论的情况下,没有分析其所使用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而将其中不能解释的因素归咎于‘人为调整’,是不负责任的”。

  质疑二:学者计算公式具有局限性

  庞晓林第二个理由是:“作者采用纯粹的拉氏公式计算,具有局限性。”

  据悉,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有很多种,既有拉氏公式,也有派氏公式,还有理想公式。同样的基础数据,利用两种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庞晓林介绍说,对于上述各种计算公式存在的优点和缺陷,世界各国的统计学家们都有着共同的认识,即用拉氏公式计算价格指数存在着高估的倾向,而用派氏公式更接近于实际情况。由于调查成本以及基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拉氏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每五年调整一次“商品篮子”。

  据悉,我国价格指数编制也是每五年调整一次“商品篮子”,每年则根据城乡居民12万户消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调整一次权数。

  对于为何调整权数,庞晓林解释说:“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加之我们每年都有、而他国没有的翔实的居民消费支出调查资料,因此每年对CPI权数进行调整是必要的,也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庞晓林认为,作者采用纯粹的拉氏公式,利用不够完整的资料来评估CPI数据,作为一项科研工作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对研究结论的局限性不做必要的说明并对外发布,是不够严谨的。(华艳 发自北京)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