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4日报道:果农卢国起开着三轮车拖着好几筐苹果来到栖霞市的大柳家苹果批发市场,他布满皱纹的脸上的笑容是因为今年家里种的四亩半苹果卖了个好价钱。
今年的苹果收购价钱特别高:一斤80mm的一级红富士收购价能到达3块1毛钱。 “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价钱。” 年近六旬的老果农说去年同样大小和品质的苹果收购价只有2块左右一斤。
苹果只是今年轮番涨价的农产品中的一例而已。 大蒜,绿豆,大白菜这些农产品从09年开始就连续涨价。当消费者在抱怨超市的蔬菜水果越来越贵时,许多媒体报道和市场分析把农产品涨价指向了游资炒作。但农业专家指出,游资炒作只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一部分,除了近年的气候变化和灾害导致水果主产地减产之外,农药,化肥,柴油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甚至储存农产品的冷库公司的迅速发展,都成为各种农产品涨价背后的推手。
苹果减产:一场果农乐果商愁的收购战
今年在各地收购的果商们普遍感觉,能收购的苹果也越来越少,而前来收购苹果的人却越来越多。果商孙士贤从97年就开始收购水果,表情严肃的他今年的心情显然没有果农们轻松。他指着脚下一袋刚从果农手中买来的红富士抱怨,“就这样的残果还得两块一斤。去年这种只能算残果,到今年都算成三级果了。”随着可收购苹果的减少,苹果的收购质量标准也降低了。
许多果商都抱怨今年苹果的质量不好,难收到质量好的一级果。栖霞市果业发展局的孙召文局长解释说,今年春季的阴冷天气,导致苹果树开花期推迟了10天,从往年的4月28日左右推迟到了5月初。栖霞苹果的总产量也从去年的140万吨略减到今年的130万吨。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与评估中心的副主任王川博士在看到媒体报道的栖霞苹果涨价的消息之后赶到栖霞调研是否存在游资炒作。在当地收购苹果经销商告诉他,在陕西苹果大幅减产,“幅度可能在30%以上”。但陕西省农业厅果业局局长王振兴在电话采访中告诉中国日报记者:陕西苹果没有减产。
“问题就在这里,陕西那边表示当地苹果稳定增产5%。”王川说,虽然陕西官方没有苹果减产的消息,但是在苹果主产地都有的经销商的感受不同。而到底陕西的苹果是否有没有减产,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其实受气候影响导致减产的不只是苹果。云南,广西等地旱灾,江西,广东的洪水,海南的暴雨都导致各种农产品产区的减产甚至绝产。而南方水果的减产和绝产也导致对苹果需求的增加。
而“如果明年夏天南方还是有洪涝灾害,那今年收的苹果可能还能涨一些。”果商孙士贤说其实现在就是在赌明年南方还有洪涝。对于他花高价收购的苹果,他有些担心风险较大,害怕滞销,所以只能希望于其它水果也同样减产涨价。
对于像孙士贤这样多年从事苹果批发的果商来说,苹果的减产也吸引了许多新投资客加入这场苹果收购战。尽管很难统计出到底有多少人来栖霞收购苹果,但是栖霞当地人发现,今年的苹果收购点比往年都多。几乎村村都有收购点。而农业专家也表示,投机农产品的资金门槛很低。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辉博士指出,农产品涨价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衡。“目前农产品尚未产业化,各个流通环节很容易被控制。因此,游资可以借机炒作地域性显著的小产品是今年部分农产品涨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掌握基本供需的情况下,游资找准不影响民生,国家监控弱的产品进行短期投资,从而以屯货的方式来影响供求,在后来的涨价中获利。”
炒作农产品:门槛低无监控
从国庆节之后就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赶到栖霞的孙凤娟今年是第一次收购苹果,她以前做的是玉米,水稻收购。
“来之前不知道(苹果)价这么会涨得高。”孙凤娟原本带着钱打算收购60万斤苹果,现在决定谨慎一点,只收购了20万斤。 “也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反正来都来了,就赌一把吧。”她说。
这些在收购“赌局”的中价格高涨的农产品都不属于涉及民生的关键粮食作物,并没有全国性的价格调控体系。针对涨价,有业内人士建议建立全国性的价格调控体系,让农产品价格有序,稳定增长,既不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又能让果农菜农增收。
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明辉博士表示政府只需要重点监控影响全国民生的产品。那些不影响民生的产品,可以让市场来自行调节。同时,他还建议增强农民在市场环境下的参与性,以此来降低炒作的可能性。、
但现实中,低门槛的农产品炒作也让大白菜这样的蔬菜在还没有成熟之前,就已经被收购商买下并相互交易。
从事了26年白菜批发的批发商韩丽芝大姐8月份与吉林当地农户签订了合同,预付30万元,包下350亩地的白菜。每亩产量按7500斤计算,今年的产量会达到1300多吨白菜。由于现在吉林收购大白菜的客商很多,有客商给她15万的利润,买下她的全部350亩的白菜,她没有同意,因为自己到大连批发,至少能赚30万元。
“预订已经成为很多批发商惯用的方式来保证货源,有人开玩笑说白菜已经开始向期货方向发展了。” 韩丽芝说。目前白菜批发商对价格上涨信心十足,韩大姐说市场内的多数批发商都认为年底白菜的价格能冲上2.5元每公斤。
与此同时各大银行也把蔬果冷冻仓库公司视为发放贷款的大客户。栖霞市目前共有冷库600家的储存能力超过100万吨,达到全市苹果年产量的70%。
而自己没有冷库的果商孙士贤则表示由于苹果收购价格的上涨,他们收购苹果的资金缺口也加大。许多资金不够的果商则选择从冷库老板那里贷款,交一分的利息。“银行利息是6到7厘,但很难贷到。” 湖南步步高的超市的采购商潘玉文说,“不是所有的冷库都能提供贷款,只有那些有出口贸易,信誉好的大型冷库才能提供。”
从3块一斤到6块一斤:冗长昂贵的农产品流通路
就算苹果结清了冷库储存费和贷款利息准备出库销往市场,这中间的消耗和花费还远没有结束。从果农手中3块一斤的苹果,经过多个环节到百姓口中6块钱一斤,显示出的是中国农产品流通成本的昂贵和流通环节的冗长。这也是为什么在果商孙士感叹收购来的高价苹果“就算每斤再加上一块钱,我也不赚钱。”的同时,果农梁爱东则替消费者抱不平:“一个工资两千多的普通人,怎么吃得起6块钱两个(重量大致一斤)的苹果呀。”
据中国农产品批发试产联合会网站的数据显示,农产品流通每一环节至少加价5%到10%,由于层层加价,农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价格往往上涨了一倍,甚至两三倍之多。
中期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和午在《南风窗》杂志发表文章表示,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现代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从生产领域转向了流通领域,然而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一直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尚未有效改善,农产品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诟病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从而使农产品最终价格出现较大的涨幅,连商务部官员都坦承,流通成本增加是支撑蔬菜价格高企的长期因素,中国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成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至3倍。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流通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农产品从生产、流转、最终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生产者、小贩或经销商、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或超市、消费者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正是农产品产销中间环节偏多,对农产品的最终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农产品不易储存的特殊属性和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落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很大。相关该协会网站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率明显偏高。以蔬菜和水果为例,采摘后平均损耗率高达25%~30%,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发达国家的损耗率普遍低于5%,美国仅有1%~2%。
此外,陈和午还认为农产品各种服务收费秩序较乱也火上浇油。据农业部对粮食、畜产品、蔬菜等产销环节跟踪调查,一些产品销售费用及隐性成本过高,抬高了最终零售价。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调查也表明,农产品远销的过路费负担异常沉重,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其实并不真“绿”。例如,四川省装运5吨萝卜前往广东,在本省的绿色通道虽可节省500多元,但出省后一路上要经过近40个收费站,交纳3000多元过路费。
人工农资纷纷涨价:农民能省则省
“化肥,农药,柴油,人工,这些都在涨啊。” 卢国起感叹道。从最基本的化肥农,到抽水灌溉的机器烧的柴油,到保护苹果用的塑胶袋,再到雇人摘苹果装袋,许多栖霞的果农是可以掰着指头算出今年种苹果的花费投入又高了多少的。
栖霞镇观里镇的果农梁爱东说, 今年一袋果园最常用的45%氮磷钾复合肥从去年的110块钱涨到了今年的140一袋。而平均每亩苹果树需要14袋的化肥。去年花80块能雇一天的装袋工,今年得花120块钱。
“120块,还得管一顿午饭。” 栖霞北岩子口村 64岁的牟凤山补充到。为了省人工和花费,他把在外打工的女儿儿子都叫回家来帮忙。同时也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而年轻力壮的农民工们,通常都在外地打工,只有在苹果丰收季节才会回家帮忙。
为了少烧些柴油,56岁的果农米宝升干脆不用机器抽水灌溉,而自己动手浇灌果树。他也发现,能囤货的也不只是苹果。“前一段柴油没有那么贵,油站说没有卖,现在价格要涨了,他们又开始卖了。”
虽然国家的惠农政策免掉了对农民征收的特产税、农业税,但是各种农资品的涨价,让果农米宝升面对苹果收购的高价也不那么乐观。他摸着破旧的裤子感慨地说,“农民就是农民,苹果收购价涨了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发大财变大款了吧。”
看见附近的邻居存苹果,米宝升吞吞吐吐地透露自己也打算存两万斤苹果在冷库,“去年存苹果的都赚钱了。”他解释。(中国日报记者 段妍 胡泳启 编辑 潘忠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