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专稿】记者 鲍喆 10月29日,记者采访了8家券商的宏观经济分析师,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在目前的国内外环境下,外贸企业出口商品价格优势逐步减弱,中国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王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年度数据来看,中国的贸易顺差正在逐年减少。如果以年度单位来看,从2008年开始,中国贸易顺差已经开始呈下降趋势,预计2011年全年贸易顺差会在1500亿-1600亿美元之间。
王虎表示,受国内通胀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走势将会走高。再加上中国目前进口需求非常大,因此贸易顺差将逐步走低。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也表示,中国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单月贸易顺差将在150亿-180亿美元之间。
魏凤春解释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能源消耗成本在上升,因此出口商品价格仍将提升。这种情况也势必会导致国内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被削弱。近几个月的出口增速放缓也印证了这一点。
湘财证券策略研究员王坦认为,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由于中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竞争力有所下降。而在进口方面,由于国民收入上升、社会财富积累,中国出现消费升级(从基本生活品消费需求转向偏重中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国内消费潜力十分巨大。而且从欧、美、日的新一轮刺激政策来看,扩大出口都是其重要的手段,因此放松对华出口管制,卖给中国更多高技术产品(比如精密车床,高端机电设备,医疗设备等)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贸易顺差逐步下降将是必然现象。
10月27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视察第108届广交会时表示,世界经济虽然进入复苏进程,但多重迹象显示,复苏的过程是缓慢、复杂和脆弱的,其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
“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已经对汇率变化、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进行了提前考虑和准备。”陈德铭表示,“但因为美元发行不受控制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正在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胀‘冲击’,当前这一问题引发的不确定性给企业造成的困难更大。”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