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础养老金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全国统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9日 08:59  南方都市报

  社会保险法历时三年四审终获通过,目前已有25个省份实现省级统筹

  法案

  南都讯 记者 杨章怀 实习生 张旭 发自北京

  昨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可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首先要实现省级统筹,目前,已有25个省份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实现全国统筹并非一步到位

  历时3年、经历4审终获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胡晓义表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的相关工作很早就开始了,要实现全国统筹,首先要实现省级统筹。他介绍,到去年底,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都制定了省级统筹制度,目前已有25个省份获人保部及相关部门的评估验收,达到省级统筹的标准。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也提到“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胡晓义认为,这是中央提出的时间表。具体职能部门要做好扎实的准备工作,“基础养老金实现全国统筹并不是一步到位,还要逐步完善”。

  全国统筹后“退保潮”将消失

  当前,我国基本养老金最高只做到省级统筹,有的省份统筹层次更低,导致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困难重重,跨地区就业劳动者的缴费年限不能累计计算。在广东等地,曾出现了返乡农民工“退保潮”。

  实施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后,“退保潮”将不复存在。在养老金接续问题上,《社会保险法》还进一步明确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

  《社会保险法》还规定,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胡晓义表示,过去20多年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社会保险费征缴困难的问题,此规定是为了强化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更好的保证基金正常收缴,保证所有受益人应得的权益。

  社保法获通过的5大意义

  1首次以立法形式确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

  2 养老、医疗保险将实现异地“漫游”;

  3 基本养老保险首次确立“全国统筹”目标;

  4 赋予社保征收机构更多手段和落实措施,强化征收确保百姓“保命钱”不落空;

  5 授权地方政府牵头成立社保监督委员会,加强监管“盯牢”百姓“保命钱”。 据新华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