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马威: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筛选项目能力较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7日 11:0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27日上午消息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今天发布《世界级的梦想: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和反思》的报告,凸显中国公司强烈地“国际化动机”,只有4%的大型企业表示没有继续对外投资的计划,而超过84%的小型企业则表示会更多的对外投资活动。

  2009年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五大对外投资国,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9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为565亿美元。“但中国企业的高管也意识到他们在海外并购方面所面临的种种短板。”毕马威中国投资和重组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陶匡淳说,比如中国企业高管认为自己在筛选投资项目或交易谈判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

  报告显示,并购将是未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手段,在毕马威中国调研的曾进行过或计划进行对外投资的企业中,只有15%表示他们没有计划进行并购交易。

  此前毕马威中国特别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活动开展了网上调研,156名中国企业的高管人员能与,报告分愿景和战略、目标筛选和能力、谈判和执行、借助外部支持力量以及项目实施和整合5个部分,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与其他地区相类,中国企业也认为清晰的战略在海外投资中非常重要,甚至有60%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制订清晰的投资战略和目标”可能会导致一家企业对外投资时犯下最严重的错误。实现区域扩张、建立国际化企业并树立企业知名度、实现业务多元化、整合产业链、获取知识产权、降低成本等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所要实现的诸多目标,分别有59%、41%、33%、31%、24%、24%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具体目标是其海外投资的实际驱动力,只有9%的受访企业承认其实在政府指导下走向海外市场的。

  报告显示,有48%的企业表示可能会展开多数股权的并购行为,43%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将在国外市场投资占多数股权的合资公司。但过去一年在一些大型项目遭到目的国强大阻力后,投资少数股权或者以绿地投资形式进行海外投资也渐成趋势。亚洲仍然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最热的区域,有67%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区域;而欧美则更受大型企业的欢迎。

  尽管有57%的受访公司已经认识到在内部成立专门负责筛选投资目标的小组的重要性,而且有很多中国公司确实成立了专门的战略小组负责筛选目标,但是其在寻找到“与企业自身战略目标一致、与基本业务紧密联系”的投资目标方面能力有限。

  “在某些情况下,中国企业会放弃并购项目,因为在了解更多情况会,他们发现目标企业与自己的企业并不匹配。”一名受访者说,在投资目标筛选期就全盘考虑交易整合工作,包括交易结构、财务和税收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影响到合并后的协同性,也会对投资税后回报率带来影响。”毕马威中国投资和重组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陶匡淳说。

  “缺乏谈判技巧与执行能力”是诸多受访者所苦恼的。一些大型并购项目的失败已经使得中国企业明白,交易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在详尽的尽职调查和准确估值基础上确定合理报价”,“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管理并赢得利益相关方的支持”以及“在目标公司所在市场获得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受访者中,分别有57%、64%以及34%的人认为这三个因素重要。包括环保事宜沟通、影响者参与决策、社区宣传、公众教育、政策分析和诉讼支持等公共关系管理问题也已经被纳入对外投资的谈判、执行过程。

  但并购后的整合仍是最大的难题。产生协同效应、文化冲突、组织机构设置以及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问题,为新公司制定新的愿景和战略、解决财务问题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受访者中分别有49%、47%、43%、43%、39%和35%认为这是难题。这些曾经进行过并购交易的受访者中,有53%是在交易完成前3个月就开始准备交易后的管理和整合工作的,其中的20%甚至把这一时间提早到交易完成前6个月。

  陶匡淳表示,海外投资是复杂而耗时的工作,专业中介机构的存在能够弥补中国企业的一些不足。这包括发现目标企业在财务、运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交易经验乃至信心。那些进行过对外投资的企业中,有49%认可中介机构所起的作用,而没有对外投资项目的企业则只有33%认可这一点。

  但国内某大型工业企业受访者也指出“有些中介结构对行业趋势和客户企业了解不够”,27%的受访者认为“依赖不称职的中介机构”是导致交易未能实现价值的原因之一。因此客户公司要“管理”而不是“依赖”顾问团队,并对他们的工作表现设定合理的期望值。(虞利 发自北京)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