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隔三年首度加息 应对通胀是首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0日 17:03  南方日报

  央行宣布自今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昨日晚7时许,央行突然出其不意地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这则消息让很多业内人士也大感意外。就在不久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年会时的发言刚刚暗示,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年内中国不会加息。

  此次加息是2008年中国央行连续5次降息以来首次调整基准利率。专家们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央行此次加息背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是对通胀压力的担忧。

  ◎缘何加息

  应对通胀压力

  记者昨日就加息问题采访了京城多位权威专家。专家们大都认为,央行此次意外加息主要是为应对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较高水平。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分析说,对当前通胀压力的担忧是央行选择此时加息的重要原因。

  在多位专家看来,这个时点颇为意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张永军认为,此前刚刚提高了几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么快就加息,有点出人意料。

  他估计,这不仅与即将公布的9月份CPI较高有关,同时也是为了配合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以及担忧市场过剩的流动性有关。

  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可能会采取不对称加息。但对于此次同步提高存贷款利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从抑制货币供应增速考虑,仅仅提高存款利率还不够,需要提高贷款利率,从信贷和外汇占款渠道控制货币增速。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则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这个加息时点已经很晚了。”他认为,早在去年底就应该加息。他认为,去年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宽松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里的负面影响不是通胀,而是资产泡沫,今年(加息行为)不过是纠正它而已。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称,央行上调利率是考虑到目前负利率持续时间太长、情况严重,未来负利率还有加深的可能性。

  刘煜辉认为,农产品价格趋势性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扬,货币泡沫大幅提高民众生活成本,这一切都说明当前和未来通胀压力很大。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央行此次加息力度太小,国内通货膨胀程度已经非常高,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将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效果预测

  热钱流入恐难控制

  日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将继续把联邦公开利率维持在历史低位,并可能在不久推出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几天前,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至接近零的水平,并将扩大原定5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购置计划。

  就在这个时点上,中国宣布了3年来的首次加息,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开始退出刺激计划?央行的此次加息是否还会影响到中美之间的汇率问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此举表明,国内宏观经济自金融危机之后,已经出现了企稳回升。他认为,央行对经济增长已无后顾之忧,转而重点抑制通胀和资产价格。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面对美国等国倾向于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资本必然会流向全球其他市场来寻求更高的回报,中国有必要加强资本管制,以避免热钱流入,从而缓解中国央行的对冲压力。

  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谭雅玲认为,美联储政策放水,中国又收紧货币政策,这将使中美汇率关系变得焦灼、尖锐。她认为,央行的加息举动将刺激美国将“汇率操纵国”的帽子扣在中国的头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余永定分析,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一直预期不低,美国又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资金大规模流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就在所难免,热钱流入很难控制,因此,“央行应该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严格遏制热钱流入”。

  ◎政策走向

  未来会否继续加息

  虽说央行此次加息颇为让人意外,但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仍是,央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加息是否会成为常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不足以降低价格水平,她预测未来还将连续加息。不过她认为,加息不会直接影响CPI,但会解决流动性的问题,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对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影响最大。

  华安远见投资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汪岚也赞同左小蕾的观点。她认为:“如果眼下的国际货币战风声加紧,预计年内央行的货币政策还会灵活出击,不排除再度加息或其他更为直接的窗口指导性动作。”

  尽管在全球央行纷纷放松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中国央行的加息决定令市场感到意外,但加拿大皇家银行(RBC)预计中国央行2011年还将再加息50个基点,并且可能有更严厉的紧缩措施出炉。

  摩根大通在今年第三季度也发布研究报告称,预计中国央行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加息一次,提高基准利率27个基点,以抑制可能出现的通胀预期。该机构还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央行将加息两次。

  央行此举是否意味中国将进入加息周期?赵锡军并不赞同这个观点。他认为,央行主要还是希望通过这次加息引导市场预期,特别是对价格上涨压力很关注,而后续政策将视各方反应而定,最主要还是要看经济增速的情况。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见习记者 孙蕴佳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