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温州游资余火在 盘桓楼市待复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9日 15:15  上海侨报

  杭州郊区几个地段的大部分房子或许都还空着,但最近又在强烈地吸引着温州投资客的注意。中秋假期前往杭州滨江看房的潘先生,这次确定要了原先已经支付定金后来又打算放弃的29套房子,而且还想多要上几套。今年频出的地产调控政策曾让潘先生犹豫了好一阵子,但现在楼盘边的一块土地刚刚被拍到了1.2万元的价格,他心里自然有了一番盘算。“楼市是下不去的了,你看开发商现在拿地都还如此信心满满!”潘先生表示。

  虽然有大量信息显示房地产市场正在接近泡沫水平,但仍不能妨碍投资客们大量囤房,因为价格仍有上涨的迹象。英国渣打银行公开表示,去年中国土地均价上涨了106%。其中上海上涨逾200%,广州上涨近400%,温州上涨876%。

  本报记者 源姬  发自上海、温州

  旧火余温

  随着一系列称之为“回暖”信号的释放,最近每个周末都有满车的看房团前往杭州,而且有消息称,每车基本上都有不少于十套的成交量。有知情者称,当下杭州下沙、九堡、滨江地段的房源最受温州人关注。据了解,这几周来,位于下沙高教园区的观澜时代、滨江花园,还有西溪湿地边的“和家园”等楼盘,都已经接了好几批看房团前来实地考察。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向记者表示,虽然大家都明白现在的楼市跟高峰时期肯定还是会有很大差距,但是温州人出去买房买商铺的还是在继续增多,毕竟随着量价进入上升通道,大家又觉得投资的机会来了。

  “相比而言,温州人始终还是认准房市的。”当地一名投资客叶先生指出,投资股市往往亏多赚少,而投资楼市的几乎全部稳赚,尤其当下通胀又这么明显,资金总需要一个不说增值至少也要保值的通道。

  他随口便迅速报出了一连串记者没法一一记录、关于地产跟各其他行业相关联的经济数据。很显然,在叶先生看来,由于房地产投资近几年一直是GDP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更因为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一大重要来源,也为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因此,房价即便有泡沫要挤,价格也降不了离谱的程度。

  温州投资置业精英会最近的一份调查分析也印证了叶先生的观点。该份调查分析显示,房产产品依然是温州人认为最妥当的一种投资产品,其中98%以上投资者依然看好楼市,继续入市。基于对通货膨胀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坚信房价不可能跌,对中国房地产长期看好。

  “现阶段通胀压力很大,人民币升息预期也越来越强,你说再怎么调控,房价还能跌到哪去?”一位企业家太太涂女士说。

  在最近出炉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8月房价涨跌幅排行榜中,温州以14.3%的涨幅位列第三,仅次于三亚和海口。事实上,不仅温州本地楼市量价齐升,不少外地开发商也开始扎堆到温州推广。

  据悉,此前7月底在温州举行的房地产投资博览会就吸引了近万人现场观摩,100多个项目楼盘参展,数千人登记购房意向。而刚结束的秋季房展会上,更是叶先生称之为“今年以来最旺的一次房展”。

  “毕竟此前有了这么严厉的调控,投资者们都觉得开始会有反弹了。”叶先生表示。

  调控之策

  尽管4月份曾出台一系列旨在给房地产市场降温的措施,但最新数据都表明,房屋销售回升。拿6月份、7月份的单月数据比较,6月份中国的房价环比下跌了0.1%,而7月份的房价则与6月份持平,与之前动辄环比超过1%的月度环比数据相比,这样的价格变动几乎可以认为是“统计误差”。

  近期中央媒体密集就楼市第二轮调控表态,似乎又在暗示房地产市场将有可能面临新一轮调控。“我倒觉得即便有政策也谈不上是第二轮,可以调控的内容结构在国十条里都有规定,只是当时调控没到位,这次要调控也是政策的延续。”投资客叶先生认为。

  炒房的游资对于调控实则并不陌生,似乎已练就愈战愈勇的“金身”,而且由于财富支撑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因为调控政策就随意变身。

  温州投资置业精英会的调查显示,炒房的中坚力量往往有足够的实力一次性付款,或者通过实业、房产抵押、民间融资多重杠杆来玩转楼市,认为政策影响并不大的比例占到了35%,而且相当一部分炒家在新政出台前,已及时将手中房产抛出,在减轻了新政引发的资金压力的同时,积累了更多的投资资金,对他们而言也许即将迎来“抄底”机会。

  新近入手了一个3000多万元商铺的职业炒客夏女士表示,历次调控往往越调越高,这次调控必定会带来新一轮降价和议价空间,市场明朗后,刚性需求释放,房价必大涨。

  据了解,温州炒家之间也经常互相拆借,搞得债台高筑。据悉,民间借贷利率有的高达7分2,算下来1000万元一个月支付的资金成本就抵上银行的12倍。“有的炒家为了还债不得不去借入月息15%的资金。”

  不过,也正是民间借贷利率,成了很多炒房者的判断依据。据称,当民间借贷利率从高位下行的时候,往往就是强烈的入场信号。而他们的操作方式往往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很难有准确的数据统计,究竟有多少资本在楼市里穿梭。但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由于对楼市的乐观情绪在进一步蔓延,当地8月份有相当部分个人储蓄流入楼市。

  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的统计,截至8月末,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5305.08亿元,同比增长23%,贷款新增量居全省第三。由于经济逐步活跃,经济主体动用存款增多,尤其是储蓄存款分流势头明显。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6153.27亿元,比年初新增801.32亿元,同比少增115.5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0.5%。其中,个人房产投资热情重拾升势,部分导致储蓄存款增长缓慢。

  据周德文称,温州在银行账面上沉淀的资金有5800亿元左右。温州民间巨额的蛰伏资金,会否进一步产生房地产快钱财富效应,显然至关重要。这也是大批温州游资去投资楼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主因就是缺乏更好的投资平台,资本的逐利性,驱使大量资金进入热门的地产领域。

  “实业经济不景气,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国家也没有真正开放一些垄断性的行业,总得有个路吧。”周德文说。前述叶先生也表示,买房买楼几乎成了温州全民最普及的一个投资项目,而且买楼还有杠杆作用实现在短期内放大数倍。

  如何让温州巨额游资找到更好的出路,似乎并不仅仅是地产调控引发的命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