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中国式慈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1日 00:28  CCTV经济半小时

  中国式慈善 (三)

  ——慈善种子需仰仗良好的制度环境。

  (主编:庄严  编导:李春妍  摄影:景延 李慧)

  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两位全球富豪榜的前任冠亚军,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慈善热潮。他们九月底将在中国举办一场慈善晚宴,邀请50名中国富豪参加。眼下距离慈善晚宴越来越近,一场关于公益和慈善的讨论越来越火。相比国际上成熟的公益慈善模式,中国式的行善之举到底应该具备什么特色?刚刚兴起的慈善事业未来之路该通往何方?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讨论这些困扰中国慈善业的问题。

  8月31日,记者来到了北京市顺义区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新公民公益慈善学校。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徐永光。这位从业公益20多年的风云人物历经了创办希望工程的风雨和荣耀,今天,他却说自己感觉到很挫败。

  北京市朝阳第一新公民学校校长 方原

  方原:我们现在留不住老师。从目前来看,每年我们每年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费用,一年亏空将近40万 

  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 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

  徐永光:老师的平均工资是多少?

  方原:一线老师在1400到1500 ,没有保险

  徐永光:南都基金会资助建立新公民学校,给的是一个种子基金。这个是我们原来设计,就是200万种子基金。如果说是南都基金会一直投,新公民学校这个模式就算失败了。

  2007年徐永光带领他任职的南都基金会,开创了打工子弟学校联手慈善公益的新模式,新公民学校。然而,两年多过去了,在提供给学校的200多万元的种子基金花完之后,校长们一筹莫展。

  北京行知新公民学校校长   贾海霞

  贾海霞:老师十二个月的工资是80多万,这样的话我们收入和支出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额是100万,都是压在我头上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都特别困惑,怎样去打开这个突破口。

  我们是公益学校,怎么让钱能够真真正正到公益学校来,为我们的孩子做一些事情。

  徐永光:你怎么不动员资源。资源动员不了,老是把南都套在里面,我现在理事会上过不去啊。

  徐永光:别人凭什么给你钱?凭什么相信你?就是凭你财物公开。我们新公民学校就得打出透明牌,新公民学校就是玻璃口袋。

  徐永光希望自己负责的这个项目,能够做成一个透明的样本,做成一个玻璃口袋。然而,这个项目在他看来还仅仅是一小步。在公益事业里身兼数职的他,深切地感受到行业的透明并不只能依靠单个项目来推动,如果不向自己发出挑战,公益慈善事业的环境还是很难有彻底改变。但是,将公益慈善组织都做成一个个透明的口袋,到底有多难呢?

  今年7月8日,基金会中心网成立。这是一项被称作中国公益史上里程碑的大事。以中心网为平台,号召基金会如实公布捐款使用情况,推动行业的透明。来到这里的300多人中,有国内公益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有来自美国基金会中心的总裁等慈善行业人士。他们带着期待,也带着疑问。

  徐永光:中国基金会行业自律机制和透明度建设,经过了基金会同仁和社会各界20年的不懈追求,也得到了国际公益届朋友的无私支持和帮助。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民间组织自律机制。在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今年是最后一年,推动行业自律机制建设的基金会中心网问世了。

  徐永光 在公益行业不能不说是个风云人物,1988年他辞去团中央组织部长职务,创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创立希望工程,并打造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品牌。 2007年创办南都公益基金会。封存了希望工程的带来的荣耀和是非,今年他肩负30多家发起机构的重望,成为这个基金会信息发布平台成立的推动者和牵头人。这一年,他已经61岁。他更愿意说的,不是自己在推动,而是一群公益行业的觉悟者,他们和自己一样,深深感到了这个行业的危机。

  在目前基金会披露机构年报和公开财务报告尚不足三分之一的形势下,如何索要财物数据,如何推动他们透明?况且,中心网也仅仅是个民间机构,无法使用行政的力量。路,似乎并不好走。

  两个月后,记者再次见到徐永光时,是在基金会中心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

  徐永光:从7月8号到今天为止, 进展不大。你现在的困难是什么?

  基金会中心网工作人员:我们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这些民政的主管部门,现在我们能够在网上能够在各种渠道找的资料已经都找遍了,就是再也没有能够让我们录入数据?

  徐永光:不对,这个1800多家基金会的联系,现在还没有全面展开。如果是一些商业机构会这样吗?

  寻找玻璃口袋的工作已经开展两个月了,工作人员开始面对许多实际的困难。他们发现,整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这直接影响了捐款人对他们的了解。在1900多家基金会中没有网站的1307家,占了三分之二。而那些有网站的还有170家页面已经不再更新。调研发现,民政部注册的基金会年报信息披露相对较全,而各省市民政部门的年报披露情况则差别很大,有16个省份没有在网络上公布基金会的年报信息。

  基金会中心网工作人员:把支出表给摘掉了。这个如果说是一份两份,可能是偶尔操作失误,但是他多达43份,这种情况比较突出。

  徐永光:就是他就是这个年度报告的有部分不全。

  基金会中心网工作人员:对对,他看起来是一份完整的年报,他也不是年报摘要,但他里面单单缺了公益支出表。

  会后,徐永光和中心网的执行团队提出了这样的思路,不仅仅要要到省市主管部门走访,还要主动去和每个基金会联系索要财务及项目数据,批量的不行,就一份一份地收集。

  徐永光:我觉得这些困难都是意料之中的,绝没有超乎我的判断

  记者:那些不公布,公布不出来数据的怎么办法?

  徐永光:他们还不了解,为什么要披露信息,然后进一步通过基金会中心网他们知道,不披露信息他们要吃亏,他们要吃亏,然后这样大家会,越来越积极主动来披露,如果到最后坚持我不披露,那好,后果你自负,因为你不愿意透明,那最后呢,捐款人就会用脚投票就会离开。

  截止到今年9月6日,基金会中心网收集到了全国1916家基金会的名录,采集到财务报告的 757多家,能够提供项目信息细节的23家。

  尽管早在2006年,民政部就颁发了《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要求基金会向社会公布年度工作报告、募捐活动的信息、资助项目的信息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然而,从执行情况看,却不尽如人意。捐款人想找一个玻璃口袋到底有多难?

  为了解实际情况,记者拨通了10家‘检索不到数据的基金会’的电话,希望看到他们的财务信息,了解捐款使用情况。

  某基金会工作人员:这个提供不了。

  记者:但我看到法规。

  某基金会工作人员:咱们这边财务一般不会对外公布的。

  某基金会工作人员:提供给你们没有问题,但你们应该有个正式的文函过来,我们才能给你们提供。我们有一个手续的问题。我要了解你要干什么用,或者你们公章盖下来,发一份传真过来。

  某基金会工作人员:不在这办公,电话留在这里。  

  在记者联系的10家的基金会中,3家直接拒绝,2家表示可以提供,但都要求提供公函,还有3家电话拨通数次无人接听,有两家登记的电话号码就是错误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基金会之间对于信息透明的认识差距较大。30多家作为中心网发起机构的基金会,更为积极地提供了财务报表。但就算是这些认同透明的基金会,能够及时提供项目信息也较少。而捐款人最想看到的,恰恰是能直观看出“善款是怎么使用”的项目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从事公益还是慈善,基金会都只是一个平台而已。善款通过基金会的安排进入不同的公益慈善项目,扶助不同的人群,并不表示基金会就能对善款拥有百分之百的使用权。将相关信息公开是确保善款正确使用的第一步,可为什么这一步迈出去却这么艰难呢?

  前面我们看到,作为业内的风云人物,徐永光和他的团队希望通过建立基金会中心网,让公益慈善事业走向公开和透明,一方面规范公益慈善组织的行为,打消公众的顾虑,另一方面树立社会公信力,也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然而,编制一个透明口袋,这样的愿望能不能获得同行的认可呢?

  徐永光和中心网的同事们决定到信息公开较好的几家基金会走访一下,看看做一个透明口袋到底还有哪些难处。而对此,基金会也非常坦率。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顾晓今

  顾晓今:学生就有好几万,光是中国青金会建的希望小学一年也在300多个。所以呢,如果要是每一个项目做一个描述,那我们有大量的那种,就那种基础工作需要做,它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提供出来的,那要专门有一个团队来去做项目的这个描述,这是一个工作量是海量的巨大的。

  徐永光:基金会中心网是一个机制。你可以知难而上,你也可以知难而退,你甚至可以拒绝。因为信息披露是自愿的,只有那些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更多捐款人的支持,他就会好好的去认真提高自己,去披露。如果说你知难而退,那你实际上放弃了你的机会。

  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在公开本身上来讲是没有障碍,现在的唯一障碍就是我们现在的信息系统跟不上。

  在青基会,记者注意到,关于希望小学以及困难学生等资助资料 虽然没有全部输入电脑,但都已装订成册,而且对公众敞开,可以随时查阅。但是,在徐永光看来,做到了点对点的透明还不够,还需提升到面对面。

  徐永光:对个人披露是畅通的,现在要求就畅通到你全面的东西都要搬出来,这全机构的信息,全都搬出来,然后搬给全社会,就是这个确实是一个有一个挑战。

  从青基会出来,徐永光坦言,这些数据的整理还需要有一个过程。小的基金会项目少,做个透明的玻璃口袋而会更加容易,越是大的基金会,项目多、资金流量大,信息整理起来肯定会耗时耗力。

  就是觉得这个挑战不是坏事,对一个机构,有压力,但这种压力它确实能够提升一个机构。

  9月7日,徐永光和同事来到残疾人基金会,这里并非中心网的发起机构,对于信息透明的沟通也较少。如果做一个玻璃口袋,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基金会中心网的CEO程刚 决定先介绍一下网站的主要功能。

  基金会中心网的CEO  程刚

  陈刚:可以看到,这个是我们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五六七八九(2005—2009年)我个年度(数据)全有了。其他的还没有,还在陆续采集当中。要查询某一个年度的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可以读,也可以下载。

  徐永光:就像一个巨大的公益超市,你看谁的公益项目在摆摊,你的公益项目摆摊摆在那里,大家来一看一目了然,大家来选,他就有选择性,这个摊子里面哪个产品满足我的需求,我就买哪个产品,就这个概念。

  在交谈之中,我们注意到,残基会对于推动透明的紧迫性有着切身体会,在启明行动中,几位捐款人就曾亲自核实善款的使用情况。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费薇

  费薇;福利基金会来说,我觉得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因为基金会没有秘密,这是必须的,我们基金会也是一样。我们现在想做到什么呢,要有质量的透明,这个还是现在我们特别不足够得。现在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改造我们的网站。从我们的网站上,你现在可以看出来,我们安安静静的,是一个静态的,是一个栏目分割的很碎的,是一个看不太清楚我们每一个项目面目及执行情况、执行效果的。这个现在是我们的弱项,也正是我们正在改造的。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  刑建结

  刑建结:如果说有难点的话,我现在想可能就是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就是说比如说我设计了5个公益项目,有的公益项目可能很成功,有的公益项目可能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有的公益项目可能做到一定程度,效果不是像原来设想的那么好,这都完全有可能。

  老邢的这些顾虑,徐永光认为很正常,首先能够尽可能地披露,就已经为玻璃口袋勾画出了大体的模样,而随后中心网的机制会推动大家进一步公开,直至彻底透明。

  9月6日下午,当来到扶贫基金会时,徐永光直接询问的就是,过去的管理和现在的要求对接有没有什么问题。

  A:我们信息,其实我们的要求,现在也在做信息化建设,我们的要求其实比这个基金会中心网要求的还要严格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

  王行最:因为我的信息全是电子化的,已经存在了,每年都有。你比方爱心包裹项目,去年捐助人是个人的70多万,机构的大概5万左右,这个他的名单都有的。

  徐永光:70多万个人?

  王行最:个人。

  徐永光:这个量很大。

  王行最:然后受益的人多少个,多少所学校,多少人,大概将近120万人,这名单他全都有,都已经有了,你要我就给你,你直接到这来就可以。

  为什么扶贫基金会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把信息透明的工作做在了前头呢?秘书长王行最告诉我们,他们是尝到了透明的甜头。

  王行最:去年我们做的恒大那个三千万,我们资助了1.3万多人,那么这个把我们1.3万多人把全部的名单都打印成册,把原始件装订成册,交给了恒大,他就很感动。后来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是说你除了给我来反馈以外,你还有没有可能向社会去公示,所以我们就公示了。

  王行最提到的名单就是这些本厚厚的记录,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捐款人的钱是经过怎样的程序,用到了哪些人身上,一个个接受帮助的人签字、按手印,经过了层层核对,并上网公示,就像是一个玻璃口袋的样本。

  王行最告诉我们,他们能这样做还有一个内在动力,这就是扶贫基金会早在1999年,就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主动放弃了行政级别和事业编制。

  王行最:当然把级别取消完了以后,大家知道,来之前就知道我到这里是当不了官,那你就是对于每个人进入基金会的动机,他就有个筛选,来了以后知道当不了官,所以我就是要喜欢这个时候才可能到这来做。

  在对扶贫基金会的走访中,中心网的几位负责人都说感到振奋,徐永光也似乎有些感慨。

  徐永光:通过大家这个透明意识的提高吧,我相信扶贫基金会它所代表的公开透明的这个方向,会被越来越多的基金会接受,但是这个过程还比较漫长,可能要三年,可能要五年。

  走访回来,我们跟随徐永光来到了他的办公室,穿过那些记录了20多年公益历程的奖杯,我们的注意到,摆放在徐永光座位旁边的,是一幅他身站悬崖之上的照片。

  徐永光:这个就是我在登泰山的时候,站在这个石头上,下面是万丈深渊。你看这个手,一阴一阳很有意思,如果是我要是一失足,那我就是粉身碎骨,风险很大的,做公益风险非常大。

  在徐永光看来,管理疏误、道德风险,这些隐患随时都可能给公益行业带来灭顶之灾,只有引入良性的机制,做成公众监督的玻璃口袋,才是对行业自己的保护。

  尽管这几天都在四处走访,可61岁的徐永光身上看不到疲惫。在大会议室里,他和校长们已经开始讨论新公民学校——这个面向打工子弟的慈善学校怎样公开自己的财务,做成一个标准化的玻璃口袋。

  徐永光:我现在感觉,并不是我在推动,已经成为一批优秀基金会的共识。这些优秀的基金会现在已经看到了基金会中心网的价值。

  2010年9月10日,新公民学校在“助校行动”启动仪式上,向公众详细公布了自己收支状况,并接到了第一笔社会捐款。

  半小时观察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公众意识的进步,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在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这些危急关头,公益慈善组织募集的善款达到天文数字,汇聚了大家的爱心和援手,还有越来越多的富豪捐出自己的资产,甚至达到裸捐的程度。但是,健康的慈善生态从来就不是与生俱来,更不会靠个人善心大发,就骤然改观,公益慈善的种子必须仰仗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更好地孕育催生。不可否认,公益和慈善的原始动力来自于道德和文化的力量,但它毕竟不是少数富人的私事,而是一项需要严肃对待的社会工程。不管是一亿元还是一元钱的善款,只有依靠制度和组织保证,才能真正输送到最需要帮助的人手中,发挥出它的价值。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