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务部驳外资政策改变说 称中国投资环境未恶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6日 02:12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投资环境未恶化 吸引力增强

  邵芳卿

  到7月底,中国累计吸收外资达10500亿美元,连续18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商务部官员认为,这表明中国仍是最受外商重视的市场,也不存在投资环境恶化的情况。

  昨日,在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第14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上,投洽会组委会新闻中心主任、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沈丹阳透露,今年1~7月份,全国新批吸收外商投资数同比增长了17.9%,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20.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可能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

  对于中国投资环境恶化或吸引外资政策即将发生变化的说法,沈丹阳给予了驳斥。他说,这种说法反映出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但并不代表外商对中国投资环境有这样一个普遍的看法和事实,更不能说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的重视度要发生变化或将发生变化。

  沈丹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外商创造了日益完善的投资环境,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实际是不断增强的,投洽会吸引如此多客商,就是一典型例证。

  组委会数据显示,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超1500人注册出席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其中已确认的各国首脑9位、外国部长级官员50位、各国际组织负责人24位、中外企业高管114位。同时,13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万名境外客商报名参加中国投洽会,创历届之最。

  事实上,在2009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近40%,而中国实际吸收外资仅下降2.6%,仍是全球吸收外资第二大国家。

  “实际上,很多人清楚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总体运营状况是良好的。”沈丹阳援引年初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0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说,2009年有71%美资企业在华投资盈利,82%的企业对在华业务前景表示乐观,91%的企业对未来5年在华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这表明中国政府对改善投资环境的努力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

  不过,沈丹阳说,上述情况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投资环境已尽善尽美,下一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为外商营造公开透明的投资环境、更加高效便捷的行政环境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发挥外商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服务外商投资的能力和水平。

  对外投资将与吸收外资持平

  “要不了多久,中国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会相对持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投资与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表示,中国对外投资增速非常快,幅度非常大,中国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的比例已达1:2的比例,这是前所未有的。

  詹晓宁认为,未来中国对外投资和吸收外资将相对持平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吸收外资的市场已经成熟,增长较为稳定。而对外投资则会是大幅度增长,不光是量的变化还有质的变化。

  据詹晓宁介绍,今年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的增幅达19.9%,而对外投资到7月份增幅达43.9%,这一速度远远超过各国。中国对外投资在世界的排位,已由过去的十几位上升至去年的第六位。

  詹晓宁称,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今年上半年,国际投资在小幅增长过程中,投资界普遍短期内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估计今年国际投资将达1.2万亿美元,增幅为10%~15%,2011年或升至1.3万亿~1.5万亿美元。

  “我们期待着国际投资的流动到2012年可能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即回到2万亿美元左右,这是我们初步的预测。”詹晓宁说,但这一过程中仍充满风险,特别是全球经济复苏仍有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脆弱性。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