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郭昕: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信息处理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5日 14:26  新浪财经
2010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未来论坛,图为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0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未来论坛,图为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数字化时代的商业未来论坛上,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发言。

  主持人:

  我首先想提一个问题给郭总,IDG是作为专业的市场研究公司,站在郭总的角度,您是如何预测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

  郭昕:

  谢谢徐总,谢谢大家一块跟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我也在想,因为500强,因为参加这个会大部分是老总,这个话题我们在企业信息官CIO这边讲得很多了,和老总这边讲这个话题比较新鲜。为什么老总和管技术的首席信息官关注同样一个话题呢?我想这也许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我们知道,企业的经营有着许多发展的战略,很多嘉宾都在讲到,在企业重要的转变,特别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重要转变当中,有一个转变是大家都不能避免的,我们企业未来到底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存在?企业的资产、未来以什么样的价值评估,企业的价值是什么样的?这些价值的评估,企业的存在的形式为什么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呢?或者是一种数字化的变化,我稍微给大家介绍一些国外的趋势或者是评估原则上的转变,各位老总都有很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的经验。

  大家知道,在国外有一个大嘴,IT界的尼古拉斯卡尔,将近十年前说过一句话,IT没有用,信息技术没有用,信息技术不再重要,他讲这句话的时候国内一片哗然,国际也一片哗然,信息技术不再重要,不是说信息技术没有意义,而是信息技术不能作为任何一个企业或者个人独门兵器。某一个企业凭借信息化和高性能的系统和处理的能力和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他的独门兵器,打败竞争对手。十年前左右这个兵器不存在,原因所有人都有了这门兵器,成为普遍的兵器,你有我也有,这位仁兄去年4月份又出了一本书又引起轩然大波,大转变,提出更可怕的观点,实际上IT不但不重要,IT可能改变未来企业根本的存在模式。我也是非常同意他的观点,我们现在提到两化融合,信息化为什么是企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当我们进入网络时代之后,企业一种生存的形态发生转变,各位企业老总关心自己的首席技术官在干什么?我们做了一个研究,60%的首席技术官研究最多的问题,09年、10年研究最多的问题是如何使IT和企业业务流程融合起来,企业业务流程是以IT架构为基础,这种转变是企业生存形态大的转变,这是一个大的转变。

  再一个提到企业估值的转变。《免费》的作者也提到,未来企业的价值,从过去衡量武力价值转变成衡量比特价值,企业的信息的价值是企业的首要价值。IDG在研究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也得出中央的结论,信息化可能在企业未来发展当中主要核心的竞争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和虚拟发展形势,企业的价值,企业衡量都与信息化和信息处理能力与企业存在的形式息息相关,这一点也是国内企业发展重要的形势。

  目前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什么地方?不是来源于固定资产?可能不是来源于装备,更多的竞争力可能是来源于业务的流程架构,来源于信息处理能力,来源于管理实施性,来源于员工随时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资产已经从过去实际资产转到现在的虚拟资产。从虚拟资产转化过程当中,企业能力转变,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变,这可能是目前企业当中都在关心的问题。

  郭昕:

  作为我们国家信息产业的国家队,再一个从信息化的角度也是排头兵。大家问到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研究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研究机构每天在讲的问题,我们作为IDG旗下的头脑公司,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标,对标这个词这两年很时髦,我们把全球IT信息化产业做法和进步拿来,我们看几个简单的数字做一下对标。第一GDP,中国和美国的GDP还是三分之一左右水平,我们虽然现在到了世界第二。GDP下面还有信息技术支出,在GDP当中真正的信息技术支出占到多少?我们和美国相比差得比较惨了,总体来讲,总体的GDPIT产业的支出占全体GDP的2%左右,换句话说,非常微不足道的数量级。尽管我们信息技术支出增长率是超过美国的,我们大概是美国的两倍,我们好的时候增长率是20%左右,美国在10%左右,经济差的时候,美国是3、4%,我们是7、8%。尽管比美国翻了一倍,总体来讲占GDP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的,这说明我们的信息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再一点,未来的公司是什么样的模式呢?大概有这样几种模式,一是全球化的公司。说明业务和资源、竞争力、客户是渗透在全球每一个角落的,但是现在讲得全球化和五年前、十年前的全球化是完全不同的。过去讲得国际化的公司,大概是指分公司开到什么地方,人配置到什么样的地方,现在的全球化可能人不一定在那儿,生产基地也不一定在那儿,但是影响力、客户、利润来自这个地方。

  这是一种虚拟化的全球化,背后主要的推手系信息化。我们看到,美国公司虚拟化的程度,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讲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和中国企业发展到全球,大家常常讲到,我买一个工厂,收购一个什么东西,现在真正全球化的公司不是靠物理的并购,而是靠实际的业务的影响力、利润能力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在本地整合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后面,实际上是什么呢?是业务重新的组合。好的是可以帮助相对落后经济体迅速全球化,比如说我们可以不用物理配置资源,我们可以通过IT配置资源,不好也有,像美国经济虽然复苏了,经济增长3、4%,就业还是不增长的,为什么?资源都配置到国际上了,对美国本身资源的拉动,特别是就业的拉动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看到尽管从经济低谷走出来,但是失业率一直是两位数,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换句话说经济的版图已经不是原来的版图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消费业不是原来的消费者,过去我们的消费者是一种物理的消费,现在来看,80后、90后的消费,最近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数字化成长》,讲到消费概念的不同。我们家有一个90后的小孩,前几天他妈妈带着他去上海世博会旅游,问怎么样,高兴吗,一上车坐到车最后一排,拿手机发短信,到了世博会不看世博会,站在场馆外面发短信,不知道干什么,天天生活在网上。这一代消费者已经是网络化的消费者,我们的企业需要有一种转变,比如说无线的能力,移动通信的能力,管理的能力,配置资源的能力,如果和国外对标的话,还是差的。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一种后发的优势,比如阿里巴巴,这种模式也是美国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研究的案例,我们的管理软件用友和金蝶,中国社会管理,用友提出幸福企业,本身在IT过程当中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总体来讲,我做一个评价,我们作为第三方的研究机构做一个评价,国家大的公司IT非常前列的,我们大量的民营企业大量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还是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解决的方案其实很简单,转变思想,转变商业模式、转变经营模式,真正以信息技术带动企业业务流程的配置,信息技术作为基础重新配置资源和业务,重新改变价值链,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国际化分工和全球化的浪潮。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