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苹果遭遇环保质疑:供应链存在重金属污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6日 17:18  《瞭望新闻周刊》

  “我们认为,苹果总裁乔布斯(Steve Jobs)先生可以不在乎其他所有人,但他会在乎消费者”    

  就在iPad、iPhone等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之时,其制造者——苹果公司正遭遇中国环保组织日趋严厉的污染质疑。

  4月中旬以来,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达尔问等34家环保组织先后发布三期“IT产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对29家中外知名IT品牌的供应链存在重金属污染提出疑问。

  “7月15日,苹果公司终于打破坚硬的沉默,但回应的态度仍比较消极。”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马军曾多次挑战在中国制造污染的跨国企业,并先后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英国《卫报》“可以拯救地球的50人”。

  而8月11日公布的第三期调研报告显示,在29家IT品牌中,三星、惠普等8家企业态度积极,对完善供应链环境管理预期比较乐观;苹果、诺基亚等6家企业则表现消极,预期难有进展。

  在中国近期紫金矿业污染、大连输油管道爆炸等污染事故频发之时,IT巨头对其供应链重金属污染的“敷衍、拖延”,让马军颇为失望:“由于IT产品的全球生产和采购,中国在输出廉价产品的同时,污泥浊水被扔在我们这儿了,我们将不得不付出极大的代价去清除海洋、土壤乃至身体里的重金属。到那时,苹果等IT企业会为这一切后果买单吗?”

  给乔布斯写信

  事实上,苹果等公司对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质疑曾长期沉默以对。

  本刊记者获悉,环保组织6月5日发布第二期调研报告后,号召消费者“给著名IT品牌企业写信”,先后有超过260名中国的消费者向苹果、IBM等四家IT品牌去信,表达对IT产品生产过程中重金属排放的关切。

  随后的6月29日,美国太平洋环境组织(PacificEnvironment)发出倡议,号召美国消费者呼吁苹果回复中国环保组织的信件,截至7月6日,先后有超过900名海内外消费者致信苹果公司,表达对其供应链环境管理的关注。

  6月30日以来,美国商业和人权资源中心(BusinessandHumanRightsResourceCentre)也就调研报告中提到的内容,向苹果、爱立信等企业发出信函,邀请其作出回应,并将回应情况与超过10000名订阅用户分享。

  而当太平洋环境组织7月6日电话联系苹果供应商责任经理时,仍被告知,苹果公司将不会透露任何供应商有关的信息,包括潜在的调查、时间和或调查结果。

  直到7月15日,环保组织才首度获得苹果公司供应商责任经理的回应,否认与环保组织提到的三家问题供应商有关。

  马军相信,这份迟到的回复,是消费者的绿色选择和中外机构共同关注的结果。他说:“我们认为,苹果总裁乔布斯(SteveJobs)先生可以不在乎其他所有人,但他会在乎消费者。当乔布斯先生收到成百上千封消费者的信件后,你能感觉到对方经理语气的变化。”

  所谓“商业秘密”

  然而,打破沉默的苹果公司,继续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更多信息。

  7月22日,环保组织向苹果公司提出,公开材料显示,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等另外三家存在环境违规记录的企业系苹果供应链条的一部分,希望苹果公司能够调查有关信息。

  “我们提醒苹果公司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秘密操作,意味着苹果公司自己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检查供应商的环境表现,因为IT/电子产业的生产环节中,尤其是供应链上,涉及到多种重金属的使用和排放,一旦违规超标,很可能给环境和社区带来威胁。”马军表示。

  截至8月10日,环保组织没有再收到苹果公司任何回复。

  环保组织提到的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其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由台湾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1999年投资成立。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该公司代工的手机触摸屏广泛应用在苹果、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知名IT企业的产品上。

  而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该公司2009年9月因违规、违法使用有毒化学溶剂、忽视现场的职业危害防治与员工的防护,造成多名工人中毒,部分员工伤残。

  “我们尊重企业的商业秘密,但我们向苹果公司提出质疑的企业,均为出现较为严重超标违规的企业,这样的案例已经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认为,苹果公司应彻底调查澄清,通过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来防止造成更多侵害,而不是以商业秘密为借口回避责任。”马军说。

  他解释说,环保组织充分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挑战,比如随着供应链的延伸,供应商数量更加庞大,供应关系更加复杂,而IT品牌企业对于没有直接合同关系的供应商的影响力也会随供应链条的延伸而衰减等,但面对IT产业实现全球生产和采购、许多品牌的生产依赖外包的现实,特别是污染排放随供应链的延长而延伸的情况,如果IT品牌企业的环境管理没有相应延伸,仍停留在直接供应商、一级供应商等层面,它就可能对二级供应商的环境违规问题毫不了解。“这显然是不够的。”

  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力向本刊评论说:“有的企业平时卖着毒牛奶,却在地震等灾害降临时大笔捐款,以为这就是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了,这是个很大的误解。其实,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多体现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重视来料、来源是否被污染,会否损害环境和健康等。”

  “绿色选择”的力量

  针对IT产品重金属污染不断侵害环境和公众健康的情况,许多消费者通过网络和信件向环保组织表达他们的惊讶、悲伤和激愤。“在一片弥漫的无奈中,我们不断听到:我能做什么?我能影响和改变这些企业的行为吗?”马军说。

  马军主张,环保组织应继续鼓励消费者发动“绿色选择”,通过手中的购买权力抵制涉及重金属污染的IT企业产品,或是以用户的身份要求IT企业兑现其销售时的绿色承诺,以推动IT企业解决供应链存在的具体污染问题。

  自然之友总干事李波表示,自然之友在前期曾参与相关调研活动,并一直通过会员力量以及广阔的大学生网络平台进行推动,号召更多的公民消费者以及青年人参与活动。今后,自然之友将一如既往地进行宣传推动工作,并有可能运用新型网络技术手段,发动更多社会公众与IT企业展开“污染责任”对话。

  李力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超过1160名海内外消费者通过和平、理性的方式向4家拒绝回应的IT品牌企业去信,促使苹果等“顽固厂商”最终打破沉默,开始就供应商违规问题进行沟通说明。“这充分证明了消费者‘绿色选择’的力量。”

  马军说:“现在是我们环保组织和IT企业两方面力量在推手,希望我们这边的力量越来越大。”□(记者张冉燃)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