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7月CPI上涨3.3%创年内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2日 07:01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记者 姚玉洁 沈而默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创下年内新高。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极端天气推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资源产品调价等结构性上涨压力仍将长期存在,但随着物价下拉因素增多,通胀压力将趋于缓解,三季度CPI或迎来趋势性拐点,全年物价有望控制在3%以内。

  毫无意外,7月份CPI创下年内新高,同比涨幅达到3.3%,且涨幅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

  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水灾以及持续高温使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尤其是肉类和蔬菜价格拉动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6.8%,在CPI指数八大类中上涨幅度最大,拉动CPI上涨2.3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部分农产品尤其是小杂粮价格猛涨,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6日全国蒜头批发价格为11.23元/公斤,生姜的批发价格也连续5周上涨至8.93元/公斤。

  百姓对物价的切身感受则比统计数据反映的更高。上海市民罗怡在一家餐馆想点一份姜芽兔肉,被服务员告知此菜已经停售。“姜价涨得太快了,一个礼拜前还是6块一斤,现在一斤老姜要7块5毛钱!”

  居住类价格同比快速上涨4.8%,也拉动CPI上涨约0.7个百分点。自4月楼市新政以来,住宅租赁市场租金涨幅持续上扬,在大学毕业生、外来务工者等刚性需求拉动下,房租价格不断攀升。上海白领小陈在浦东世纪大道附近租的房子即将到期,房东要将原来2800元/月的租金涨到3200元,而市场中介给的报价更高达3500~3600元/月。

  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当期物价满意指数较上季下降4.2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升至70.3%,仍处于历史同期中的较高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同时,国际农产品价格在过去一个月里也经历了“狂飙突进”。很多人担心,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继续推高国内食品价格乃至CPI?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露认为,我国小麦自给率较高,国内粮食消费主要依靠国内供给,国际粮价对国内市场影响不会太大。目前我国粮食总供给是充足的,在这之前我国夏粮连续6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足,总体而言粮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二季度中有些粮食品种,包括小杂粮确实涨幅较大,但仍然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

  据新华社上海8月11日电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