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原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地产调控绝不能半途而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0日 10:48  新浪财经

  地产调控政策绝不能半途而废

  新浪财经讯 7月20日上午消息 房地产调控新政出台3月有余,而针对调控政策的走向出现了很多传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今日称,房地产调控政策绝不能半途而废,尽管要完全理顺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只要下决心,就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

  地产调控不能半途而废   

  李德水今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每日谈发表演讲时指出,房地产调控并非要打压房地产市场发展,而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并针对当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突出问题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强调要加强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

  现在市场上有着某种等待观望的心理,时而还有改变《通知》精神的传闻,寄希望于出现强劲的暖流,等待时机再猛炒一把,并且直接影响了股市波动。对此,李德水称,“这种想法很不现实,此类传闻也毫无根据”。

  “如果房价上涨过块的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仍其膨胀下去,一旦破裂,必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破坏性。”李德水如是说。

  他认为,房地产调控的政策绝不能半途而废,如果今后有改变那只能是政策更加完善,调控更加有效。“尽管要完全理顺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尚需一些时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这里并不存在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只要下决心认真去做,就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

  李德水还称,我国房地产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设计,包括房产税,其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必然是保护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而决不会是给大家普遍增加负担,对绝大多数居民而言,是完全可以不用担心的。

  而对于市场期待政府能够把房价大幅降下来的观点,李德水也认为其有些偏颇。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大局,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政府从来没有对房地产市场具体定价的职能。

  商品房和公租房“两条腿”走路

  李德水认为,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广大居民的居住问题,而不应该推行把房地产作为投资型为主的发展模式。要把握房地产作为社会问题和市场投资的度,在这个方面需要制度化甚至应当有法律保障。

  李德水称,党的十七大提出“住有所居”,就是要每个人都能有房子住而非强调每个人都要拥有自己所有权的房屋。

  而解决我国居民住房问题,究竟该走什么路子?是用一条腿走路还是两条腿走路?李德水给出的答案是“实行商品房和公租房两种制度共存,用两条腿走路是必然的选择。

  李德水分析称,现在保障性住房的投资额只占整个房地产投资的大约3%,除了少数、极少数的廉租房以外,几乎都实行了商品房制度。基本上是通过市场购买商品房来解决新的住房需求。

  但时间已经证明,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的商品房制度难以解决实际需求,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年轻人是买不起商品房的,住房公积金的积攒,许多年以后才能派上一点用场。所以先住公租房,对于相当一部分居民,特别是年轻人,是不可避免的一个过渡阶段。

  今年六月份,国务院召开了公共租赁住房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这是对我国住房制度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就可以为夹心层提供有力的保障,将来永远都会有新的“夹心层”群体不断地出现,实行商品房和公租房两种制度共存是长期的方向。李德水称,先住公租房,条件成熟以后再买商品房,分“两步走”,也是这部分居民解决住房问题的正常规律。(丁蕊 发自北京)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