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汇局:热钱多为蚂蚁搬家式流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 16:59  北京日报

  一季度国际收支继续“双顺差”

  专家称顺差多源自外企加工贸易,收支风险仍“潜伏”

  本报讯(记者沈衍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昨日公布了201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修订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规模有所减少。

  201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536亿美元,同比下降32%。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顺差303亿美元,服务逆差72亿美元,收益顺差211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9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4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逆差12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55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22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454亿美元。

  外汇局数据显示,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60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净增加959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特别提款权增加1亿美元。

  专家指出,我国长期保持的“双顺差”局面虽然避免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收支危机,但我国国际收支构成仍隐含风险。“中国贸易顺差绝大多数来自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而不是内资企业的一般贸易,倘若按照增值标准衡量,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理应比按现行标准统计的数据大大缩小。”商务部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院专家梅新育表示。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从外部因素来看,欧美一些过度消费型国家超过其实际经济能力的进口需求,是我国长期“双顺差”的重要原因,而金融危机使得外需增长明显乏力,提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是未来主要趋势。RJ177

  外汇局:“热钱”多为“蚂蚁搬家”式流入

  “目前尚未发现境外‘热钱’有组织、大规模流入境内。”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近日表示,外汇局自今年2月以来开展的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已查实73.5亿美元涉案金额,但并未发现大规模“热钱”流入或“金融大鳄”幕后操作的迹象。

  外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2月开始,外汇局在外汇流入量较大的13个省市组织开展了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共计非现场排查近期的跨境交易347万笔,累计排查金额4400多亿美元。截至目前,专项行动已查实190起涉嫌违规案件。

  邓先宏表示,从专项行动的数据来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及外汇收支总体上是合法合规的,尚未发现境外“热钱”有组织、大规模流入境内。违规流入的“热钱”多采取“蚂蚁搬家”方式,呈现多点式、渗透的特点。他同时认为,至于所谓的“金融大鳄”问题,由于我国对资本项目交易还存在一定管制,国际上正规的大型金融机构,出于法律风险等方面的考虑,通常不会采取违规途径。

  曾在多次金融危机中兴风作浪的“热钱”一度令人谈之色变,而邓先宏指出,在我国,所谓的“热钱”定义与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和经济体并不相同。“在我国,由于存在资本项目管制,所谓‘热钱’应明确为那些纯粹以投机套利为目的、无真实贸易或投资背景的国际收支交易及跨境资金流动。”邓先宏说。(沈衍琪)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