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药价虚高根在定价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 13:41  国际商报

  药价又一次牵动人们的神经

  近期媒体连续曝光的几起药价黑幕,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尤其令人瞠目。有关方面迅速反应,发改委有关人士日前表示,正在酝酿新一轮药品降价,同时,也已经开始研究制定新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控制药品涨价,配合招标采购,促进企业通过竞争合理降低价格。

  一场似曾相识的药品降价,看来已经箭在弦上。

  药价再降不太现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医药企业对于即将来临的降价风暴似乎已经麻木。一些企业人士表示,对降价的实际效果极不看好,认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我觉得这是目前情况下对公众压力所作出的反应,也是一种姿态,实际上不可能真正把药价降下来。”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企业老总如是表示。

  实际上,对于药品降价公众并不陌生。近年来,发改委已经先后20多次要求降低药价,而且随着新医改的推进,降价的频率还在加快。但如同土地财政下坚挺的房价,以药养医体制下,药品价格至今仍高高在上,老百姓期待的药价大幅回落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北京一家药品流通企业人士直言不讳地说,目前情况下,药品降价是一个伪命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甚至感到奇怪:降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为什么还要反复做?

  被看作是近几年为数不多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的新医改,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其中,降低虚高的药品价格药尤其牵动大众的神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能否看得起病。

  在湖北某大型医药企业人士看来,药品降价的愿望固然好,主管部门对价格也比较关注,但目前缺乏药品降价的机制,这才是药价虚高的关键。

  “医疗机构掌握着药品销售中80%的市场份额,现实情况是,他们喜欢高价药而不喜欢低价药,药价怎么可能真正降低?”这位人士表示,这就如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最后只能产生畸形应试教育的结果一样。

  他进一步解释,如果某种药品价格降的太多,医院在利益驱动下可能就不进这种药品了,企业怎么可能再去生产?再者,价格太低,生产企业要没有利润的话,也就没有了生产的动力。

  “这也催生出一种怪现象,大家都争着去换品种、换规格、换剂型、换包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重新获得一个定价。”他说,“现在全国每年有1万多新药,比美国还要多得多,中国企业难道真有那么强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得新的定价机会。”

  让市场决定价格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药品价格有三套价格体系,一个是发改委定期公布的药品定价;二是招标投标产生的价格;三是零售药店在不违背国家最高零售价的前提下,自由竞争所形成的市场化价格。相比之下,第三种也就是实行自由市场价的做法所产生的价格最低,也比较合理。但实际上,前两种价格才是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主导价格,这也就不难理解有关部门为什么希望通过定价来抑制药价虚高了。

  有企业人士对政府定价表示质疑,认为这是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过时做法。“政府部门给药品定价实际上是就是盲人摸象,不可能定的准。”某医药企业人士表示,“要面对成千上万的生产企业,政府价格部门不可能逐一去考察生产成本到底是多少,最后只能听凭生产企业的忽悠,导致定价忽高忽低。”

  在他看来,即便定准了,也还是不行。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现在原材料价格在上涨,人力成本在增加,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也难以准确反映在价格上。现在的药品定价机制有问题,不可能准确反映市场变化。“价格是市场产生的,应该交给市场去解决,政府部门只要做好监管就行了。”

  既然政府定价不可能改变药价虚高的现实,怎样才能让药价从天上回归人间?有企业人士表示,在政策取向与最终结果南辕北辙的情况下,最好是取消药品降价的机制。“这不是降不降价的问题,而是体制上有问题,以药养医不解决,就不可能真正化解高药价。”该人士认为,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去降价,就会把降价药都降没了,大家买不到低价药,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

  目前看来,通过国家定价的方式来控制药价虚高,是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的政策倾向。鉴于此,有业界人士表示,现实的选择是建立动态的药品价格监管体系,完善国家定价机制。“可以设计一个模型,生产成本是多少,人工成本是多少,把有关的数据输入进去,允许企业有一个适当的毛利水平,这样的定价才可能大体符合实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