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企业兼并重组相关支持政策有望尽快到位

  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相关政策有望尽快到位

  ⊙记者 李雁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很有针对性,有助于清除阻碍企业兼并重组的一些障碍,在此背景下,钢铁、汽车等相关产业的重组机会值得期待。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坚决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规定。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国务院)研究部署这个工作,是(为了)落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对于兼并重组政策的要求。”

  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涉及汽车、钢铁、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产业。随着201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好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有观点认为,“振兴规划是为‘保增长’出台的短期政策,现在经济形势好转就不再适用。”

  对此,工信部有关人士表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振兴规划的实施将从“十一五”横跨至“十二五”,将对相关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影响。该人士还表示,近期,工信部将对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以便在“十二五”期间更好地落实规划目标。

  记者发现,在不同产业的振兴规划中,“兼并重组”都是重要内容。例如,《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规划还明确,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

  而钢铁、纺织等产业振兴规划,也分别明确了兼并重组的目标,以及主导重组的企业名单。

  6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明确,“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必须坚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推动企业重组的作用。”对此,市场人士认为,在国务院大力推动下,关于兼并重组的其他政策支持也将尽快到位。

  实际上,7月2日,工信部就发布文件明确,将利用财政和信贷资金支持东部纺织企业与中西部、东北地区企业兼并重组的项目,加速纺织产业升级步伐。

  钢铁业 跨区域重组阻力有望冲破

  ⊙记者 秦菲菲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在此背景下,作为兼并重组“重头戏”的钢铁行业,有关指导意见的出台已是箭在弦上。据悉,相关意见将对钢企并购之后的财税、劳务关系等难点问题进行规范。

  中国钢铁产业规模很大,但企业集中度不高,这一直是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难题。中钢协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粗钢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五的钢企只占全国钢产量的不到30%。

  这种格局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是中方在铁矿石谈判中无法获得议价权的重要因素。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说,近年来在全球金融危机、进口铁矿石危机、钢铁产品出口不畅等的影响下,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为改变钢铁行业集中度不高的格局,《钢铁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万-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为此,2009年以来,钢铁产业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如:首钢集团重组水钢、贵阳特钢、长治钢铁,宝钢重组宁波钢铁,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等也加大了对行业的整合力度。

  今年2月5日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透露,工信部制定的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将下发。工信部将加快钢铁行业重组,钢铁产业要“鼓励发展3至5家大钢企。”

  虽然兼并重组的步伐没有停歇,但不少钢企老总认为,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市场化钢企并购,更堪忧的是,一些地方政府还为钢企跨区域重组设置障碍。

  6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消除企业兼并重组的制度障碍。清理废止各种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坚决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限制外地企业对本地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的规定。地区间可签订财税利益分成协议,实现企业兼并重组成果共享。分析人士认为,上述论述非常具有针对性,可以预见,今后钢铁企业在跨区域重组方面的阻力将大为减轻。

  水泥业 兼并重组将有大动作

  ⊙记者 于祥明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研究部署促进企业兼并重组。7月4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水泥业将是推进兼并重组的重点产业之一。此前,工信部已下达2010年水泥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9155万吨),要求进一步加快水泥业整合步伐。

  据悉,根据初拟方案,到2011年规模前10家水泥企业的产能要达到总产能的30%以上,这意味着未来水泥业兼并重组将有大动作。

  去年底,工信部曾受国务院委托,协调十多个部门,代拟了《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考虑到水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所以将其列入其中。

  记者了解到,水泥产业兼并重组方案圈定企业范围为前10强,兼并重组拟定的初步目标是到2011年前10家水泥企业的产能要达到总产能的30%以上。

  “这意味着未来水泥业兼并重组将有大动作,而且预示着大企业将获益。”接近水泥协会的一位权威专家说。

  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水泥产量在17亿吨左右,前10强占比约为21%。这意味着未来2年,水泥产业兼并重组将至少涉及1.5亿吨的产能,兼并重组必然会有大动作,而前10强大企业将获益。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中材等几家大型水泥企业,正在不断加快对西北等焦点区域布局和企业的兼并重组。

  需要指出的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文件本身涉及的实际优惠政策并不多,但它将是一个信号。据悉,文件出台后,各部门还有分工,还将有更为细化的配套优惠政策出台。

  据透露,有关文件可能会提出重大项目备案制和部际协调小组机制等,以便对跨省市、跨行业重组,以及审批程序、阻碍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性障碍等方面进行协调。

  记者还了解到,未来中央政府对水泥项目的管理将更加严厉,信贷环保门槛将更高。

  例如,“央行、银监会提出,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符合银行信贷原则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技术标准、资本金缺位的项目不得提供授信支持。”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同时,环保部将明确提出,“将区域水泥产业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水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前提,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土地使用标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