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超: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6日 19:2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6月26日下午消息  6月25、26日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超在讲到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问题和状况时表示,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不能简单的把金融危机的发生都认为是资本项目开放引起的。

  他认为,过去总认为中国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非常低,管制的非常严,实际上从各个国家的情况比较起来看,我们国家可兑换的程度还不算非常差。

  从业务分类上看,他指出,直接投资业务,可兑换的程度比较高。在信贷一类业务兑换程度居中,证券类可兑换程度相对偏低一些。

  以下是文字实录:

  [李超] 谢谢史美伦主席,我先回答史美伦主席刚才提的非常敏感的问题之前,我先本位主义一下,我本位主义也是跟今天的专题密切相关的。我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问题和状况。这也跟我们金融市场的开放密切相关的。

  [李超]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分为七大类40项,对每项有没有管制的措施,或者其他方面的设施,确定你某一项是可兑换还是不可兑换。就是两个选择,一个可兑换,一个不可兑换。所以按照这个标准是比较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应该说从全球的各个国家总体状况来讲,真正能够达到百分之百可兑换的国家极少。相对来说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可兑换的程度高一些,发展中国家可兑换的程度比较低一些。同时可兑换程度非常高,也存在一些资本管制的措施。比如一些安全审查方面的措施。

  [李超] 具体到我们国家大体按照这个IMF分类七大类40项,对我们国家自己做了一种初步的评估。我们这个评估没有按照“是”或者“否”简单的两项分。我们是四种程度,一种是可兑换,一种是基本可兑换,一种是部分可兑换,还有是不可兑换。当然这个分类大家也可以探讨,也不是非常科学,也不是非常量化。

  [李超] 我们认为这么分类对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讲更加符合一些。根据这个情况评估下来,我们国家40项是这种情况,可兑换是五项。基本可兑换是8项,部分可兑换17项,不可兑换是10项,大体是这样的状况。从业务的分布来讲,我们国家基本上呈现直接投资这方面的业务,可兑换的程度比较高。在信贷一类业务兑换的程度居中,另外在证券类的可兑换程度相对偏低一些,从业务的分布上讲是这样。

  [李超] 我们国家在可兑换发展的这些时间上来看,也呈现这么几个特点。

  [李超] 一个就是需求推动,包括我们前些年外汇比较短缺的情况下,引进外资,为了推动,开放的力度大一些,时间抓的比较紧一些,这些年根据我们走出去的需求,支持企业境外的投资放宽担保等等这些开放的力度大一些。

  [李超]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我们国家可兑换的程度还存在着过去遗留下来比如说宽进严出等等的特点。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完全消除。

  [李超] 第三个特点就是说我们的这种法律法规所限定的可兑换的程度,状况,与实际存在可兑换的程度状况之间有差异。有些业务规定的严一些,甚至说不可兑换,但实际上在现实中有些是存在的。

  [李超] 比如说我们国家的居民、个人对境外购买房地产,证券投资,我们现在按照法律法规是没有这个渠道的。但实际上我们也知道我们在民间通过其他的渠道方式也有从事这些业务的。还有一些业务正好是反过来的。

  [李超] 所以我说第三个特点,法律法规定的层面和实际现实存在的状况之间有差异。

  [李超] 从我刚才介绍的情况大家也可以看到,过去我们总认为中国的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非常低,管制的非常严,实际上从各个国家的情况比较起来看,我们国家可兑换的程度还不算非常差。当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另外,这次论坛大前提就是危机,一说到危机,大家都可以理解,也可以发现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李超] 就是说危机是不是资本项目可兑换,或者说资本项目开放引起的出现了一些争论。从我个人理解我们一方面要研究资本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对危机这种影响,同时我们也要通过这些表象,研究的更深一些,比如说这些发生危机的国家是不是宏观政策方面有一些失误,监管水平是不是到了一定的程度。另外,稍微微观点的,他外在的结构是不是存在等等。

  [李超]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讲,不能简单的把这种危机的发生都认为资本项目开放,资本项目可兑换是危机的罪魁祸首,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回到今天的主题就是国际板。对这件事情,从我们外汇管理的角度我们是坚决支持的,同时我们在一定的层面,如果国际板推出可能会涉及到的一系列的外汇管理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包括我们跟相关的监管部门也做过一定层面的沟通。

  [李超] 这里包括比如前期费用,能不能兑换,发行了以后人民币和外币之间的兑换问题,留下来怎么做的问题,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从我们现在研究的情况来看,应该说从外汇管理方面不存在什么大的制度障碍。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是希望国际板能够顺利的推出,而且我们认为国际板的推出,无论是对我们国家资本市场下一步的发展,进一步的开放,还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等等都是非常有利的。以上的意见若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批评。谢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