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再平:中国金融理财行业回归诚信理性稳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5日 18:26  新浪财经
杨再平:中国金融理财行业回归诚信理性稳健
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再平。(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6月25、26日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再平先生在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时表示,去年以来,通过对理财产品纠纷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反思,中国理财行业应当回归科学、稳健、可持续。

  而对于中国理财产品严重同质化的问题,杨再平表示以客户为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理财产品,产品差异化就会自然显现,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在谈到提高商业银行效率问题时,他认为电子银行是解决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方式。而当前的关键问题是电子银行的宣传普及和客户体验。(瑜昱 王霄 发自上海)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财经: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新浪财经的特别节目,我是主持人周一欢。今天给大家请来的嘉宾是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再平先生,杨再平先生你好。

  杨再平:你好,非常高兴接受新浪财经采访,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新浪的广大的观众和读者有这样一个见面、交流的机会。

  新浪财经:我们都知道中国金融理财行业的增长非常快,那么请问一下在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如何?又有哪些新的行业特点涌现呢?

  杨再平:理财在中国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但这些年都呈现出非常高的速度。去年尽管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就银行业来说我知道的募集资金仍达到5万多亿,增长速度也是百分之三十几,这种增长势头在今年上半年继续持续。就整个行业来说,经过了高速发展,大概五六年的时间内,从2004年开始几千亿到现在的规模。但这个过程中毕竟有些规律我们还摸得不透。所以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后,这两年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出现了一些理财产品的纠纷,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两年尤其是去年以来,银行业的理财对过去几年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反思。这种反思简单概括为七个回归:

  第一就是回归根本。所谓回归根本就是我们的理财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收入达到三千美元以上的,社会就对理财有很强的需求。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有恒产,有恒信”,我们党和政府很多文件都强调了,要增加人们的财产性收入。所以理财就是服务财产性收入,使得人们的财产能够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保值或增值,所以使得人们有恒产、有恒信。从整体来说就是一个社会的稳定,要形成一个中产阶级橄榄型的社会结构。中产阶级在这个社会能够占多数,社会就比较稳定。所以现在理财它回归到这样一个根本,就是服务这样一个大局,这样它就有更广泛的基础。

  第二就是回归客户。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要做好理财,不是先自己选取好产品再去找客户,而是先去研究客户,他有什么样的需求,然后根据他的需求来设计产品。所以回归客户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三就是回归诚信,刚才讲国际金融危机,包括国际上很多银行业遇到这种理财的纠纷,香港邻里债权,还有累积股权等等,遇到很多纠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诚信方面作为银行来说,卖者有责,买者自负。但是卖者所谓有责就是要诚信,要把自己的产品的风险告诉客户,它的风险、收益等等要透明,要保持诚信。过去政治上有一句话“叫做你可以在一个时间欺骗一些人,也可以在一个时间考虑欺骗所有的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的时间去欺骗所有的人”,我觉得这一点对做银行来说也很重要,不能靠一些虚假的东西,靠隐瞒、忽悠来争取客户。这样你的产品可能一时火爆,但是它不能持久。所以回归诚信这一点很重要。

  第四回归理性。回归理性就是包括银行做理财的这一方,也包括客户,理性认识理财是一个最大限度使得我们的财产性收入能够保值、增值,但是理财不是暴富。不能指望一个产品能够一夜之间就能够爆发,然后从银行来说也是要理性。所以这一次危机,包括美国的一些机构也存在这样的,可以说这种贪婪和无知,包括机构的贪婪和客户的贪婪或无知会造成很多的(损失),可以说他可能会终结理财这类业务,他就做不下去了。大家都贪婪,过份贪婪或无知没有理性就做不好理财的业务。

  第五回归稳进。我们的理财产品一定要求稳进,稳进是包括对客户的研究,因为对客户有不同的类型,有保守型的,对他的风险偏好一定要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设计的产品成本要可控,风险大家要能够承受,然后有利益大家分享,这样就是稳健性的,所谓稳健就是各方都能够承受,同时又利益能够分享。

  第六回归智慧。所谓回归智慧,我们讲理财,前面讲的是诚信、理性,可以说是一种精神道德,所以理财要有很高的精神道德,尤其是理财师要有很高的精神道德、诚信、善待自己的客户。另一方面要有智慧,实际上理财我们知道它有很多的产品,在很多的产品可选项中间,去选择一个最大限度地增值,又是稳健的,这方面是非常需要金融智慧。就是把金融智慧或金融道德相结合起来,才能够有好的理财业务,好的理财的产品,也才有持久的稳进的理财业务的发展。

  所以现在应该说整个理财在反思,可以说这几个“回归”。实际上归根到底就是回归到科学理财、稳健理财、持久的可持续的理财。经过这样一个反思之后,可能中国银行业的理财业务既能够高速增长,又能够稳健。在未来若干年,对中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培育一个越来越壮大的中产阶级,形成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使得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有恒产、有恒信,能够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新浪财经:还是一个关于理财产品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理财产品的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这也是一直被诟病的。在现在股市并不红火的情况下面,我们理财市场的细分以及理财产品的创新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个问题,您觉得现在各个金融机构分别应该承担怎么样的角色呢?

  杨再平:同质化的问题是中国银行业一致存在的一个问题,整个银行业都存在着一个同质化。过去同质化主要注重体现在大家都去做公司业务。而公司业务都集中去做大企业,大企业又主要是存贷,靠存贷差。而现在我们看来这种利息净利差越来越小,过去3~5个点,现在就2个点左右,而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大概就1个点左右。所以将来还会缩小,靠这种传统的粗放型的公司业务,银行业恐怕已经很难生存下去。

    转向零售业务,零售业务中间很重要的就是我刚才说的理财。要解决同质化,实际上我觉得还需要两个层面。一个是我们需要有这种战略的思考,就是从大的方面来看,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未来它会有些什么主要的方向。根据银行的特点,根据客户的特点,选择大的方向。所谓战略的思维就是看未来,比方说看五年,再往前看整个宏观的层面。这是一个要把握的。

  更重要的是在微观层面,或者说要有战术的思考。所谓战术的思考归根到底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真正去研究客户、琢磨客户,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的理财产品,它本身就自然而然显示出这种多样性或这种差异性。

    为什么呢?因为不同地区的客户,不同身份的客户,他的需求就是有差异的。而且同样的客户,就是同一个地区,同一个身份的客户,他在不同时期,他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客户的需求本身就是多样性的,问题是我们对这种多样性的了解,那就我们要去琢磨他、研究他,把客户的需求琢磨透了,自然而然这种差异性就会显示出来。所以我前面强调的要回归客户就是这个意思。

  过去我们是把产品设计好了,然后去宣传、去营销,这个不对,应该是先去琢磨客户,对客户进行细分,然后每一个细分的客户本身他又会有多样性的需求。每个人他肯定有好几种(需求),尤其是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他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需求。

  为什么刚才讲要回归广义呢,回归广义就是说理财不能局限于简单股票、债券、外汇,实际上广义的理财它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一些对艺术的欣赏,包括一些名画的收藏,还包括对遗产的处理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整个人生的安排。我们叫人生生命,就是人的生命周期,就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效应满足的最大化,围绕这样一个就显示出多样性来了。所以归根到底只要我们是去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真正从客户出发,多样性、差异性就会显示出来,这种同质化的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新浪财经:最后来问一个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问题。我们知道同样是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它们之间的效率高下差异是非常大的,那么它当中的一个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服务流程的一个信息化程度,那么您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提高服务方面,要做的事情和发展方向是什么?

  杨再平:你给我们提得很好。过去银行服务有一个排长队的问题,曾经有一个调查,比方说超过45的有多少,占比多少,过去占的比重比较大。近两年有所改善,尤其是一些行有所改善。里面很重要的一点,除了本身对这种传统窗口的管理以外,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窗口管理除了大堂经理,服务窗口的管理等等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子银行。现在电子银行的发展,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包括安全性,实际上它的安全性不亚于面对面(面对面的也有安全问题),包括网上银行,包括取款机,还包括电话银行等等,电子银行它是既可以少排队,同时我们消费者不用跑那么多路,在家里就可以办。

  现在关键问题就是对它的了解不够,宣传不够。所以我曾经提出来电子银行应该普惠、普及,然后使得整个社会能够(普及),我们现在讲低碳,实际上电子银行的发展对低碳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它的知识普及、体验,客户的体验需要在这方面做很多工作。我们的这种服务网点应该赋予它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对电子银行使用的宣传。应该鼓励更多的客户使用电子银行,这样排队就会减少,同时它的服务质量也可以提高,然后消费者这种满足的程度也会提高。

  新浪财经:好的,谢谢杨再平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观点,谢谢。

  杨再平:谢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