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大水突袭华南损失4.27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 22:24  CCTV经济半小时

  主编:庄严    

  编导:吴晓亮  王星灿  赵晟  康敬锋

  摄像:樊金峰  景延

  节目截图:

经济半小时:大水突袭华南损失4.27亿元
经济半小时:大水突袭华南损失4.27亿元
经济半小时:大水突袭华南损失4.27亿元
经济半小时:大水突袭华南损失4.27亿元
经济半小时:大水突袭华南损失4.27亿元

  继西南大旱、玉树地震之后,进入五月份,又一场自然灾害向我们袭来。南方广东、湖南、江西等地连遭特大暴雨袭击,多个地区的降雨量超过历史记录,而且据气象预报,南方强降雨天气未来还将持续,就在昨天晚上和今天凌晨,南方多个地区再次遭遇了暴雨袭击。

  刚刚进入5月,广东等南方地区就早早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这在往年是很难想象的。气象专家把重大汛情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厄尔尼诺现象,但城市多处内涝和严重积水,也暴露出在基础设施上的不少缺陷。地处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应该说并不缺少应对强降水天气的经验,怎么会在这场大雨中却显得力不从心呢?

  广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伍志方:比如说一百毫米的话,可能就是拿着一桶水直接这样子倒下来,这种感觉。

  广州市民丙:负二楼满满的,水满了

  特大暴雨几乎将整个广州城陷入一片汪洋。5月8日,仅仅在12个小时之内,降雨量超过213毫米,这相当于广州城往年整个5月雨量的70%。广州市中心城区严重内涝,内涝点达到118个,其中89处为新增内涝点,44处严重水浸。全市共有935人受灾,87个镇(街)受淹,38间房屋倒塌,因强暴雨天气导致山洪倾泻、泥石流掩埋铁路线路,京广线韶关段铁路线路一度中断,数百名旅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126班航班延误。

  广州市民甲:天河北都是汪洋了,水流很急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指挥中心副总经理 熊国斌:6号奇怪现象是雷雨,新的雷雨不断地在生成,导致了整个机场北雷雨持续了6到7个小时。

  暴雨过后,无论是广州的老城区还是新兴CBD都出现了严重的水浸街现象。杨箕、龙口西、林和西等交通要道几乎变成“水塘”,道路堵塞、行车困难直接导致工薪族们上班迟到。经过暴雨“洗礼”,广州几乎变成了“水城”,在路上开车就像开船一样寸步难行。

  市民:我们的员工当天都是趟着水,很多都是互相搀扶走过来的

  因排水系统不佳,在广州多处住宅小区,车库或停车场变成了“水库。在广州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区三期,记者看到,车库被附近的车陂河涌水倒灌,导致整个车库被淹没。在车库入口,挤满了车主,此时车库里面水已经没到肚脐眼,很多车辆已经没到只剩一个顶了,而河涌的水仍在往车库里倒灌。车主们反映,车库里面停有400多辆小车,除一辆凯迪拉克越野车逃出之外,其他车辆全部被淹,经济损失有数千万元。

  市民:gps报警,我的车不安全。

  暴雨侵袭后,广州市多处发生积涝、水浸街等现象。部分地下车库被水灌满,车辆纷纷遭遇没顶之灾,变成“泡汤车”。道路上停放着各个修理厂家的救援车、保险公司的赔付车以及被拖出来的车。很多市民反映,由于当时没有意识到这次暴雨会有这么凶猛,车子并没从地库提前取出,被大雨浸泡过之后,已基本报废。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暴雨至少导致1.3万辆汽车报损。根据广东省保监局最新统计数据,广东保险业共接受近日暴雨灾害相关保险报案数22211件,初步估计损失金额4.27亿元。其中,涉及车险报案数1.824万件,初步估计损失金额1.7亿元;涉及农业保险报案数1172件,初步估计损失金额802万元;涉及其他保险业务的报案数2799件,初步估计损失金额2.49亿元。

  5月12日下午,暴雨再次袭击广州市区,由于适逢周一上班高峰期,造成广州市区相当一部分主干道受堵,给上班一族带来不少麻烦。而暴雨导致25个航班受大雨影响延误或取消。

  广州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伍志方:因为现在目前我们的大气科学理论的话,也很难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气积聚在广州的上空,那么又是什么样的机制使得这么多的水气的话,降到那个地面上来。

  变化多端,毫无征兆,在各种指标并不明显的情况下产生骤然巨变,专家们将这一次大雨袭城归结于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即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而这种失衡的现象一般2—7年会出现一次,突然的爆发、破坏力巨大,成为了这种现象的显著特征。气象部门预测,在短暂性“歇息”后,暴雨天气将再度袭来。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就是让这些所谓灾害性的事件,变得更加极端,有强度,变得更大,来的频度发生了变化,比如原来来3次、5次了,现在来7、8次,五年一遇、十年一遇甚至20年一遇,我们很快就突破了,频频突破,可能跟这个有关系。

  这场大雨可以说给广州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也许行车道比人行道高几公分,平时感觉不到有什么不方便,但在罕见的大暴雨面前,这点不起眼的高度却成了重要的缺陷。暴雨积涝,是国内众多城市的顽疾。事实上,就在4月22日,就曾经有一场大暴雨使广州全市出现12处内涝,部分地段水深达到15厘米至1米左右。而在5月8日和12日的大雨,强度更大,造成的内涝损失也更严重。百年难遇的大雨是偶然的,但每次偶然都导致内涝,这其中又有多少必然的因素呢?再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防范意识不强,包括我们政府主管部门、职能部门防范的特大灾害天气的这种意识不太强,应急意识不太强,如何来防范出现和会出现的历史性罕见的风雨灾害,这方面我们这根弦拉得不紧,拉得不紧。 

  大雨围城过后,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召开会议,用异常犀利的批评了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防范的漏洞,直指防患意识不强和城市建设诟病。统计显示,五月中旬以来,广东多个地区受到强暴雨侵袭。暴雨首先造成了交通瘫痪,广州的一些主干道如广州大道、广园路等,有的地方水深竟达3米,车辆、行人被困途中数小时,部分地铁线路停运,200多辆快速公交车(BRT)被困,白云机场138个航班被延误,经济损失超10亿元,两场暴雨接连拷问广东城市建设盲点。

  记者现场:这里是广州的主干道广州大道,长长的广州大道铺上了新的沥青路,但是铺上了新的沥青路之后呢,我们可以看到新路和老路中间形成了一个大概有3com的落差,一旦遇到暴雨的时候自然就会形成低洼地,形成了低洼地自然就会形成积水。

  “落雨大,水浸街”,作为沿海城市广州经常遭遇洪涝灾害的袭击,其特点便是人们说的“水浸街”。2009年至2010年,广州市安排了9亿元资金对中心城区228个较严重的水浸街“黑点”进行整治,已完工176个工程项目。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是清疏堵塞管道、增大排水管径及建设必需的排水泵站,以增大管道的排水能力。然而,这些防御工程,在遇到几十年一遇的降水时,几乎完全失效。

  广州市规划院前总规划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现在为了赶工程,我们就在原来路面上再加一层沥青,路面很漂亮,但是当铺砌的沥青放到路面上的时候,整个一条路的标高就改变了,当整个城市的道路的系统都平均的增加一公分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旁边的怎么样?人行道就矮了,然后旁边的那些土地就降下去了,就是它矮了一厘米,那么汇水面积足够大的时候,原来水是可以流走的,一厘米的水流不走了,他水流足够大的作用,它流到低洼地的时候,就变成非常大的涝灾。

  同样经历这场暴雨,为什么有的道路行车流畅,有的却“大道变大河”?为什么有的地下停车场安然无恙,有的就“一片汪洋”?袁奇峰说,这种差别显现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不平衡。

  对城市排水管网的投入到底怎么计算才能既科学经济,又能最大限度的确保城市安全。专家们给我们提供的思路并不是异想天开,事实上,自打城市诞生的那天起,排水问题就困扰着城市建设者,大家在这上面也想了不少办法,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且还在不断尝试用更新的科技手段来寻找最确切的答案。

  在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尹稚院长告诉记者,这次华南地区强降雨造成城市内涝,一方面是这场暴雨确实比较罕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城市在市政规划设计方面的缺陷。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但是它也反映出来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的市政设施的标准长期以来是比较低的。

  据了解,在此次遭遇暴雨袭击的广州等地,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多为一至两年一遇,即便是新城区的排水管道也是按三年一遇的标准建设,这样的标准显然根本无法应付这次几十年一遇的强降雨。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我们这个标准定的是比较低的,但很多城市可能10年、20年地表径流标准定的,雨水系统的排水能力。那么你突然赶上50年或者甚至是百年一遇的这样一个瞬时暴雨,那肯定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不过尹稚院长认为,这个标准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因为提高太多的话,一方面会使投资增加非常大,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会挤占大量的地下空间。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工程防护是一部分,但是你也不可能在工程防护上无限投资,说我任何一条排雨管道我都要做到百年一遇,那个不可想象的,你就等于说我一百年可能用上一回,剩下时间管子扔在那儿也是一个巨额浪费。

  在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政研究所,研发中心主任某某某告诉我们,每个城市都希望用最少的投资来解决排水问题,而提高标准就意味着投资就要成倍地增加,在目前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对现有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和维护。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政所高工赵冬泉:就说是我们一方面要重视规划上去提高标准,尽可能提高标准,然后另外一方面我们在运营管理上,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它的运行水平,要在日常就能发现管网的薄弱点然后去做改造维护甚至是更新,然后这样的话就说是我们可以让整个管网的运行效果达到更好。

  据了解,在发达国家,由于对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管理,城市内涝发生率很低。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数字化手段去提高管网养护的效率,比如借助一些在线的监测和专业的模型分析,去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使得地下管网始终在最佳状态运行。另外,赵冬泉告诉我们,现在我们在做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时候,还停留在静态的推断上。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政所高工赵冬泉:而在美国和欧盟在相应的一些规定和手册里面,它是在大于一定区域之后要求要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去做,这样的话就会避免我们静态规划方法不能全面分析整个复杂网络这样一个弱点。

  这样就防患于未然,实际上是我们预先用计算机去做一个很低成本的一个仿真,去告诉我这个方案到底行不行?如果我们一旦建成以后,几千万可能几个亿就投下去了。

  在抗洪排水方面,法国巴黎走在世界前列,地下排水系统长达2347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下水道四壁整洁,管道通畅,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的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由于拥有通畅的排气系统和纯净的空气,甚至被当做旅游景点供游客参观。全巴黎约有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有编号的地下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人员。如此发达的排水系统使巴黎可以从容面对一般的大雨乃至暴雨。巴黎人将排水系统当做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公共安全和城市功能的重要保障。这不仅是一种公共意识的细致入微,毫厘谨慎,更是政府危机规避意识的具体体现。不少国家还在城市建设中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措施。

  在德国汉堡,城市有容量很大的地下调蓄库,洪水期有很强的调度水量能力。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地下蓄水,既保证汛期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另外,德国的绿化率非常高,也减少了雨水径流。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它是软硬结合的,一方面它的硬防护标准略高于中国,另外一方面它最重要的是有一个非常完善的保险体系,他都有保险,很多人住在这些低洼地区,这些住在容易被淹没区的老百姓本身都有财产险,然后车辆险这个那个,所以它淹完也就完了,保险公司很迅速理赔他就重建家园就完了。

  尹稚院长认为,这些年我们的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很多城市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几乎是每天都在变化,但是在一个个光鲜漂亮的城市下面,却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特别是城市应对恶劣天气的设施严重不足。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这个问题带来一个反思,就中国现在逐渐走向富裕,按说每年投在城市建设上的投资量也在迅速的放大这个数字,那么能不能少做一点政绩工程,少做一点形象工程,使得我们城市基础设施能力确实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提升,这恐怕是值得重点反思的问题。

  半小时观察:

  实际上,天上大雨倾盆,地上积水成河的景象,不仅出现在五月的广州。我们看到,这几年每到雨季,不少城市都遭遇过这种尴尬。在国内的城市建设中,排水系统滞后已经成为一项公认的短板。和高楼大厦、立交桥高速路比起来,深埋地下的城市排水管网看不见、摸不着,给城市形象添不了多少分,但它却是一座城市离不开的一根生命线。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了它的作用。何况随着眼下各种极端天气增多,尤其大城市面临的灾害考验有逐步升级的趋势,城市建设者在防灾体系上的投入更不能打折扣,这既包括经济投入,也包括管理上的投入。百年不遇的大雨发生的概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但如果我们的城市建设存在缺陷,它就会百分之百演变成一场灾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