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月楼市价涨量跌 国房景气指数释放转折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1日 15:59  新华网

  4月全国楼市价涨量跌 国房景气指数释放转折信号

  新华网北京5月11日电(记者罗宇凡、叶锋)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4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2010年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8%,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5.4%,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7.3%。虽然4月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密集、力度空前,但全国房价依旧保持同比上涨态势,不过与此同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开始出现下降,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也在连续12个月上涨后首次出现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虽然房价同比依旧呈上涨的趋势,但从销售面积、销售额环比回落等因素来看,市场目前已经进入观望和相持的调整阶段。

  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月相比,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均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5个城市是:海口64.3%、三亚58.2%、温州26.1%、金华23.8%、北京21.5%。

  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5%。分地区看,与去年同月相比,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的城市有69个,其中涨幅最大的5个城市是:三亚48.8%、海口37.4%、温州25.5%、深圳21.3%、杭州17.7%;价格下降的城市只有泉州,下降0.6%。

  由于去年下半年全国房价涨幅过大,因此今年头几个月房价依旧保持较高同比涨幅属意料之中。不过,虽然各地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房价同比涨幅较高,但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等市场研究机构的统计,各主要城市商品房的成交量已经出现普遍的环比回落,其中二手房的成交量在房贷和税收政策的影响下跌幅更大,部分地区的商品房成交均价也已经开始出现环比回落的情况。

  “房价同比涨幅依然不减,但商品房销售却在政策的影响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上海易居房地产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4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34亿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32.8%,增幅比1-3月回落3.0个百分点。1-4月,商品房销售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55.4%,增幅比1-3月回落2.3个百分点。4月份当月,商品房销售面积8051万平方米,比3月当月减少1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7249万平方米,减少180万平方米。

  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回落反映出政策调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已经比较明显;不过与此同时房价依旧高企的态势则反映出市场上买卖双方仍处于观望相持的状态。后市如何,取决于地产调控政策能否进一步深入、开发企业资金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杨红旭表示,随着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渐显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房价涨幅回落很可能会出现在5月或6月。

  在1-4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5.66,比3月份回落0.23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90点。这是国房景气指数自去年4月份以来的首次回落,虽然105.66仍处于100点以上的景气区间,但连续12个月上涨后的首次回落依旧释放出强烈的市场调整信号。

  杨红旭表示,景气指数最终没能超过2007年11月的峰值106.59,国房景气指数的拐点已经出现。不过,由于宏观经济复苏,发展势头良好,预计本轮国房景气指数下行时间不会超过2007年12月到2009年3月那一轮的下行时间,而且低迷程度也很难超过上轮的最低点。

  另外,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情况看,1-4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21603亿元,同比增长59.9%,增幅较1-3月减少1.5个百分点。杨红旭表示,在国家严防房地产贷款风险,以及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情况下,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增幅峰值出现在今年1-2月,接下来增幅将持续收窄,开发企业资金面或将逐渐趋紧。

  数据同时显示,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6.4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1.7%;房屋新开工面积4.5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4.1%。杨红旭表示,这一数据不仅远远超过2009年全年12.5%的同比增幅,而且涨幅比1-3月增加3.3个百分点。反映出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依然快速增长,有助于增加2010年商品房供应量,从而逆转商品房供求不平衡的局面,有助于稳定房价。

  另外,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91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4%,土地购置费1912亿元,同比增长66.0%。相比2009年18.9%的降幅,说明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远好于去年。但相较1-3月,增幅回落了3.6个百分点,预示着开发商拿地积极性有所下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