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科学院:今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率可能超过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0日 10:3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4月20日上午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20日发布的2010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预计2010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水平上涨4%左右,粮食生产价格上涨率可能超过5%。

  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全面升温

  4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了2010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农村绿皮书》指出,受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国家调高粮食价格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中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估计2010年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上涨5%,林业产品生产价格下跌1%,畜牧产品和渔业产品生产价格分别上涨2%和3%。综合不同类型生产价格涨跌情况,估计2010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水平上涨4%左右。

  《绿皮书》称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3年超过5亿吨,粮食库存继续充足。2009年国内粮食产量5.31亿吨,加上净进口0.49亿吨,新增供给量5.8亿吨,这意味着2010年国内粮食供给保障性好。2009年国内粮食供给增加相对较多,表明2010年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不会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过度上涨。

  2009年在国内粮食供给相对比较充裕、国有粮食库存水平比较高和国际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下,粮食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呈现出上涨的态势,这表明中国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可能发生重要变化,供求关系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作用可能减弱,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储备政策等对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的作用显现。预计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上涨率可能超过5%。

  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尚未显著增强

  《农村绿皮书》还指出,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较快,2003年至2007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达14.3%,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在相当程度上,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是借助于世界农产品进口市场整体规模扩大,因为2003年至2007年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呈现加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6%。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力素质不高和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这些因素明显地制约着农业竞争力提高。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初级农产品仍占较大比重,商务部有关贸易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中,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占24.3%,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潜力尚未充分开发。这也印证了虽然中国农产品出口较快增长,但是农产品竞争力并未显著增强。

  绿皮书还指出,尽管近年来棉花进口量持续下降,但是中国棉花进口量仍然相当大。2007年棉花进口261.6万吨,相当于国产棉花的34%;2008年棉花进口218.9万吨,相当于国产棉花的29%。按照纺纱用棉比例估算,上述两年的棉花自给率分别为63%和58%。中国棉花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内耕地较为紧缺,大幅增加棉花播种面积的难度较大。2008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达到575.4万公顷,如果要从棉花数量上保证基本自给,至少需要新增230万公顷棉花种植。二是棉花生产缺乏比较优势,棉花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2000年至2007年,由于机械化程度低、种植规模较小、劳动力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等原因,中国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总体上趋于下降。

  另外,在大量进口大豆等食用油籽的同时,中国大量进口食用植物油。2007年中国进口食用植物油839.7万吨,2008年进口食用植物油817.1万吨。从产品结构看,主要进口棕榈油、豆油和菜籽油,这三种植物油进口量合计约占世界食用植物油贸易量的18%,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食用植物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国内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直接导致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二是国内耕地紧张难以大规模增加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三是油料作物生产缺乏比较优势。以油菜籽为例,2000年至2007年中国油菜籽生产不仅缺乏比较优势,而且其比较优势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

  西部地区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难度较大

  《农村绿皮书》指出,从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266.7元增加至2009年的6742.8元,年均增长9.5%;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165.2元增加至2009年的4864.8元,年均增长10.6%;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662.2元增加至2009年的3685.6元,年均增长10.5%。

  绿皮书还指出,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分别由2003年的35.6%、13.8%和-9.7%提高到2008年的67.6%、44.5%和21.3%,分别提高了32、30.7和31个百分点。2008年,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高23.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比2003年扩大1.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高46.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比2003年扩大1个百分点。以此速度推算,到2020年,东部和中部地区应可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但西部地区要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仍存在较大难度。

  预计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指出,2010年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可能会增多。农业补贴力度的加大和农产品价格的进一步回升,将继续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和家庭经营农牧业收入的较快增长。考虑到我国经济进一步呈现出回升向好态势,受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工作条件不够理想等制约农民工供给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市场总体上对农民工就业比较有利,估计2010年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继续增加,工资率上升,全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将保持快速增长。综合来看,估计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5500元,增长率超过8%。

  报告称,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加,2007~2009年期间年均新增收入1805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估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能达到1.9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预期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率可能达到3.35:1。(雪婷 发自北京)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