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读一季度房地产数据:稳楼市预期来自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5日 16:53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4月15日专电  题:“稳楼市”的预期来自哪里?——解读一季度房地产数据

  新华社记者叶锋、罗宇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3月份及一季度的楼市数据传递出丰富信息:一方面,房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另一方面,调控成效正在显现,楼市蕴含着企稳受控的积极因素。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坚决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调控步步推进,“稳楼市”乃各方所期。

  楼市“恢复生机”

  在春节以前蛰伏了一段时间的房地产市场,在3月份全面活跃,逐渐“恢复生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销售方面,今年1-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3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8%,其中海南、青海和山东等省的同比增幅均超过100%;投资方面,1-3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594亿元,同比增长35.1%,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海南、北京和河北,增速分别高达128.7%、74.5%和67.5%。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一线城市上海的商品房销售相对低迷,同比出现17.3%的负增长;北京、广东等一线省市的成交表现也相对平淡,其同比增速分别为10.3%、14.0%,属涨幅较“温和”之列。而二、三线省市在一季度表现更为“抢眼”。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春节过后,一些二线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就已快速恢复至节前水平。至3月份,不少城市一手住宅成交量已达到2009年的月平均水平。据分析,“供应相对充足”是促成二线城市新房成交快速活跃的直接因素。

  不过,“房价”依然是一季度“楼市成绩单”中相对让人担忧的一个“科目”。70个大中城市3月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涨幅最大的5个城市为:海口64.8%、三亚57.5%、温州22.3%、金华20.9%、广州20.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其中涨幅最大的5个城市是:三亚50.4%、海口40.4%、深圳23.9%、温州18.6%、银川16.2%。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问题比较突出。

  多项指标提升“稳楼市”预期

  进一步解读统计局的数据,不难发现稳定楼市预期的诸多“支持性因素”。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房地产专家杨红旭分析,2009年全国月房地产开发投资介于2300亿元-5000亿元之间,均值为3019亿元。而今年3月份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50亿元,明显超过去年月度均值,说明开发商投资积极性较高。

  后市供应方面,今年1-3月商品房新开工3.2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0.8%,涨幅比上月增加23.3个百分点。数据“靓丽”,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有关,但也确实反映出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正在快速增加。今年3月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为1.74亿平方米,大幅超过去年平均每月的9617万平方米。

  杨红旭还指出,从去年11月开始,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跃升至一个“高台”,预计今年下半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品房可进入预售阶段,届时很多城市新增商品房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可能得到有效缓解,有助于稳定房价。

  土地方面,2009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319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9%。今年1-2月首次恢复正增长,同比增长11.2%。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61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0%,土地购置费1203亿元,同比增长56.5%。土地购置面积大幅增加,与去年同期数据突降有关,但也反映出开发商拿地热情较高。

  楼市调控加紧推进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相关人士分析,与2009年相比,今年楼市形势比较复杂。一方面,房地产政策自去年12月以来持续收紧,各地对高房价可谓“严阵以待”;另一方面,投资投机需求依然较为活跃,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量短期内难以有效增加,与此同时政府更加关注保障性住房问题。

  今年第一季度堪称楼市的“调控季”。国务院办公厅1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从增加供给、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加强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落实地方政府责任等多方面提出了11条调控要求。此后,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银监会等多个部门对楼市接连“出招”,从土地、税收、信贷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

  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城市政府要切实负起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强住房保障工作,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应。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

  上海一经营稳健的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房价的持续过快上涨给企业的决策经营都增加了风险,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他说,相信随着调控的不断推进,各方对市场的判断应当趋于理性,使房地产市场回归到稳步发展的轨道上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