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博鳌论坛激辩房市为何发高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2日 16:25  武汉晚报

  银监会:银行不得对投机投资购房贷款

  博鳌论坛激辩房市为何“发高烧”

  房价过高

  是否影响城市竞争力?保障房建设

  “急补”能否平抑房价?调控不断

  为何房价“一路高歌”?

  31220元一平方米!这是今年前两个月北京四环路住宅期房的均价。城郊六环路以外每平方米均价也超过万元。

  北京市统计局3月15日对外发布的这组数据,让人们困惑:近期,中央有关部门针对房地产市场频频出招,但北京、上海一线城市房价为何“高烧不退”?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期间,“房价”成为论坛最热的焦点话题之一。

  央企退出

  能否助推房价降温?

  房价过高

  是否影响城市竞争力?保障房建设

  “急补”能否平抑房价?调控不断

  为何房价“一路高歌”?

  国资委有关人士4月8日表示,78户非房地产央企均已如期向国资委上报了退出方案,消息一出就引起房价将下降的猜想。央企退出是否可以助推房价降温?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这轮房价为何涨得这么急?大背景是一些央企资金雄厚,接连制造“地王”,成为房价的“兴奋剂”。像位于北京四环边的广渠路“地王”楼面价达到每平方米1.6万元,周围房价第二天全涨;接着远洋地产在五环边上“抢”了地,楼面价达到每平方米2.7万元。“地王”一出,房价应声大涨,这是开发商的责任。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房价涨成这样,其实和央企关系不大,央企不当“地王”也一样涨价。再说,这次央企也没有真正退出呀,只有78家非主业的退出,16家主业为房地产的央企并没有退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提到78家央企退出,这不是新政策,从有国资委那一天就明确规定非主业的央企一律退出房地产业,只是没有严格执行。

  【点评】目前明确退出的央企只是房地产市场中的“小鱼小虾”,房地产业务所占比例很少,从直观上来看,更多是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房价过高

  是否影响城市竞争力?

  高房价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悖论已久,房价对一个城市特别是企业的竞争力究竟会不会有影响?其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吸引多少人才,留住多少人才,决定着城市的竞争力。房价对中国特别是企业的竞争力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

  香港瑞安集团董事局主席罗康瑞:不要说房价高还是不高,最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有没有增值和创造价值的能力。纽约和伦敦大家还是要去,要是没有吸引力,房子送给人家也不去。

  【点评】房地产市场情况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应和城市竞争力协调,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竞争力的发挥。

  依照目前的房价,一般的人才要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买房,代价过大,这样的现实也让越来越多人开始思量对生活之地的选择。

  保障房建设

  “急补”能否平抑房价?

  3月份,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各地当年的保障性住房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等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加大保障房建设能否平抑房价?

  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居者有其屋”不是指人人都要买房,而是有房住。政府的责任是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充满安全感的保障房体制,这也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契机。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房价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陈淮:过去十年中国城镇建了多少套房?7000万套。10年时间,每年每百户家庭中只能有三四户迁新居。那么哪三四户先改善?要全交给市场、开发商,显而易见,谁有钱谁先改善。现在这70%土地供应就是让低端群体、困难群体优先改善,这是合理的公共政策。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光靠市场的机制、手段难以解决住房问题。过去10年我们对保障房建设的力度太小,现在其实是在“补课”,但“补课”不要“急补”,要遵循市场规律。否则其余30%的商品房供地就会变得稀缺,房价又有了上涨理由。

  【点评】中国房地产市场到了做大蛋糕和切好蛋糕的时候。对房地产最有效的调控是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结合:一方面调控要防止房价上涨过高过快,形成资产泡沫;另一方面要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既要提速保障性住房建设,也要解决占大多数的“夹心层”住房难,稳定百姓购房预期。

  调控不断

  为何房价“一路高歌”?

  对过快上涨的房价进行调控,不是最近一年两年的事了。严管“地根”、抑制投机性购房、“加鞭”建设保障房……可谓举措不断,但房价仍“一路高歌”。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最近出台的调控政策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为什么这么强的政策“组合拳”没有奏效?这不是政策本身有问题,是相关政策的执行者执行不力或是执行不到位,导致政策效益在减弱。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房地产市场能否恢复理性状态,主要取决于政策。要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最有效的办法是在房地产领域收紧“银根”。不是对购房者贷款的收紧,而是对地方政府土地储备和开发商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收紧。另外,北京、上海这些房价上涨过快的地方,应当开征物业税加以调节。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现在的调控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土地拍卖制度成了房价上涨的推手之一;财税体制、尤其是物业税的缺失,难以有效遏制投机性购房;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卖地增加财政收入。

  【点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国家应对危机的有效举措,目前经济复苏并不巩固,政策总体取向不会改变,已公布的调控措施,应严格执行。

  据新华社电

  据新华社电 中国银监会昨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加风险意识,不对投机投资购房贷款,如无法判断,则应大幅度提高贷款的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

  银监会要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针对有关媒体报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1日上午在亚洲博鳌论坛上表示“部分城市二套房首付须60%”,银监会新闻处指出此报道有误。刘明康的原话为:“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审慎评估二套及以上房风险。比如,在北京的有些银行已自主审慎地将二套及以上房首付比例提高到60%。”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