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习近平: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0日 12:09  中国网
习近平: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文)
图为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网讯 4月10日,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媒体来源:央视新闻频道

  尊敬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刚刚过去之时,在自然界万物复苏,全球经济开始回暖之际,我们迎来了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博鳌亚洲论坛是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时应运而生的。论坛成立9年来,立足亚洲、面向世界,为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相互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届年会以“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主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持久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亚洲经受住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去年年底以来,亚洲又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同时,两次金融危机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也启迪我们,亚洲要保持经济良性发展势头,继续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必须更加注重完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亚洲特色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女士们、先生们!

  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一论述的前瞻眼光和深刻含义正随着形势的发展日益显现出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了年均9.8%的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环境和资源对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日益突出。我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总结经验,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以极其认真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对待环境与发展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动创新发展;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发展;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要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中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努力;要更加自觉地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必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等等。

  这些理念同国际社会倡导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高度契合,其核心就是科学发展∑学发展,就是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就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就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用科学的理念、开放的战略、统筹的方法、共赢的途径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中国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是知行统一、说到做到的。举例来说,中国是最早通过《21世纪议程》、最早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2006年,中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提出了到2010年坚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奋斗目标。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十一五”规划所覆盖的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已累计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相当于减少排放近9亿吨二氧化碳。2009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面是积极主动、严肃认真的。我们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乎各国共同利益,地球安危各国有责。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但我们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按照联合国所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行动。中国从2007年开始主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大批污染严重的小火电、小煤矿、炼钢、水泥、造纸、化工和印染企业。2009年,中国又为推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功并最终达成《哥本哈根协议》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们已根据协议要求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了中国自主减排行动信息,并明确将中国列入支持“哥本哈根协议”的国家名单。

  按照中国去年公布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将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其中,仅降低能耗这一项,今后5年就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行动,也是对亚洲和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为了实现亚洲和世界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资源环境得到永续发展,我们亚洲各国应该统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我们愿意同亚洲各国一道,进一步从以下六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亚洲和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共同责任。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使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呵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第二,高度重视科技,支撑实现创新发展。在利用高新技术降低消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亚洲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但潜力也很大。要加快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为亚洲各国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发达国家要为技术转让提供便利,在保护知识产权前提下,实现技术共享。

  第三,坚持扩大开放,不断实现和谐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亚洲各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亚洲。要坚持和扩大市场开放,坚决反对和抵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公正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好亚洲各种区域和次区域对话与合作机制,促进亚洲同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第四,继续加强合作,持续实现共同发展。坚持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亚洲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严峻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自应对和独善其身。应该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大力推动国际新兴产业合作,尤其是加强节能减排、环保、新能源等领域合作,携手推进亚洲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五,着力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平衡发展。全球南北发展严重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根源。现在,亚洲每天生活在1.25美元贫困线以下的赤贫人口有9亿人,约占亚洲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我们呼吁进一步完善促进平衡发展的国际机制,增加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规模,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确鄙持续发展成果真正惠及贫困地区国家和人民。

  第六,大力培养人才,推动实现全面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创新人才的成批涌现。要创造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养,使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女士们、先生们!

  让我们继续发扬2009年同舟共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精神,坚持凝聚共识,加强团结合作,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造福亚洲,造福世界。

  最后,预祝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