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外景。 新华网 潘晓亮摄
新华网博鳌(海南)4月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刘铮、周正平、赵叶苹)9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吸引了2000名嘉宾汇集博鳌小镇,企业家就达900多名。从跨国公司到知名民企,“火爆”参会的背后,是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在复苏中寻求新机遇的渴望。
绿色复苏、跨国战略、“亚洲软肋”……这些博鳌论坛上的热词,正是“后危机时代”中国乃至亚洲经济面临新调整的重点所在。正如即将卸任的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所言,亚洲经济复苏要有可持续性,“绿色”与“增长”和“民生”相结合是现实选择。
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世界经济下滑0.8%、发达经济体下滑3.2%时,中国经济增长8.7%、印度经济增长5.6%——在这次论坛年会发布的2009年年度报告上,这组数据闪射出全球经济低迷中亚洲经济复苏的强劲光芒。
然而,这并不能让人高枕无忧甚至沾沾自喜。放眼未来,这次年会把“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作为主题,组织了“亚洲发展模式的再思考”和“低碳能源”专题论坛,有其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越是在危机的情况下,越是我们增长方式转变的最好契机。”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说,绿色转型对正在崛起的亚洲经济大国——中国尤为重要。因为“绿色”短期是成本,长期是优势。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论是美国造、日本造还是中国造,“谁最绿”“谁最优”,就能引导未来的发展。
中国经济今年前两月虽然工业增速强劲,但重工业增速大大高于轻工业,高耗能行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亚洲要真正步入持续的复苏之路,就是要在这个复苏前加注‘绿色’,让危机后的亚洲经济更有活力,成为创新和节能的领跑者。”拉莫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