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统计局提升CPI居住类权重 房价不会全部纳入CPI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9日 09:06  京华时报

  本报讯 (记者马文婷)国家统计局7日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公众开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过程。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魏贵祥表示,目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构成指标权重正在调整中,调整权重后,居住类比重将上升,而占32%的食品类比重将进一步下降。

  CPI构成指标权重调整已进入调查期,明年将对外公布结果。

  魏贵祥说,目前居住类占CPI的比重大约为14.69%,调整权重后,居住类比重将上升,而占32%的食品类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住房类价格比重进一步增加意味着它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将逐步增加。食品类这些年一直在下降。上世纪80年代以前,食品类权重大概在60%左右,现已降到3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支出比重会越来越小。

  “从价格统计工作来讲,计算CPI不能把房屋价格纳入进来”,魏贵祥说,欧美国家一般通过购房者的月供因素使房价间接进入CPI,月供因素包括购房贷款额和利息。国家统计局没有把购买房子价格纳入进来,不等于CPI没考虑城乡居民居住类的消费。目前中国CPI居住类调查的项目不少,包括:建房及装修材料,比如木材、水泥、砖瓦砂石、电料等;租房和自有住房,如购房贷款利率、物业费、各种房屋维修费等。

  >>统计局:房价不宜全部纳入CPI的三个理由

  1.国际标准不把房屋价格纳入进来。目前的统计国际标准把住房列入固定资本形成范畴(即投资范畴),因此目前中国及国外统计部门计算CPI时都没有把房屋价格纳入进来

  2.居民买房子花费巨大,但购买的房子是要逐年逐月地消费使用,现在的房屋可以使用70年。也就是说房子购买与消费在时间上是严重脱节的,而CPI是按月调查当月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变化

  3.目前还没有无所不包的价格指数,即使编制出这样一个万能的价格指数,也很难说明问题,现实中也不好用

  >>专家:CPI权重四个不足

  1.居住类、教育类、医疗类等支出占比偏低

  2.一些非义务教育项目收费调查不完善,比如说择校费等不能有效反映

  3.医疗收费和药物价格调查不完善,对一些进口药品等价格变化的反应不尽如人意

  4.没有编制真正反映百姓日常生活消费价格走势的基本生活费价格指数(COLI)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