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沉浮
丁蕊 发自海南
风声起,波浪拍打沙滩,溅起绚烂的浪花,但当潮落去,留下的则是树枝、易拉罐。
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大的一个特区,从88年建省到现在,跟他的海一样,历经了潮起潮落。当夏威夷群岛、巴厘岛、红海的海滩上已经有各种肤色的人们在晒太阳、在消费的时候,海南岛还在低着头处理上一轮烂尾楼留下的疮痍。
而今,作为国家战略,海南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热情再次被烘托到最高温,房地产作为重中之重,也开始产生波澜,谁都知道波澜不惊是风景,但到处是教训的海南房地产能否成就这种风景,我们拭目以待。
92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作为海南最大的特区,建省4年后,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狂潮。土地税收全部“特区”,瞬时打桩机的声音在海口和三亚蔓延,每年新增的房地产公司就有一万多家。
倒卖土地蔚然成风,一张不规范的土地合同历经数次倒数,便可以几十倍数百倍的增值,击鼓传花成为最常见的游戏。
政策成为当时海岛所服用的唯一兴奋剂,在无数打桩机和点钞机的配合下,房地产吹起了大大的泡沫,而且这泡沫吹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而且还不断地有拼命朝里挤的人,但终于,到了1993年,潮落了,政策的东风停了,海南的房地产开始摇摆。
打桩机停止运转,银行斩断了对海南的资金输送,哐当一下,泡沫破了,原先的那些装在泡沫里的人或者在泡沫的最外围,最底层,摔了一下但只是受了轻伤,泡沫里那些最核心的人则因为泡沫破裂自身产生的冲击,受了伤。
93年海口国贸路卖7000/平米的房子,1998年是最低谷的时期,跌到了800元/平米。
不过,更让人心疼的是海口三亚等地城市中心区那些裸露着钢筋和土方的建筑工地,人去楼空。坟头、水塘、工人落下的胶鞋、二锅头酒的瓶子……
时间像刻刀一样,悄无声息的将破损抹平,将裸露的建筑和谐,但毕竟,时间是柔和的,10年的烂尾楼占据着海南的地面空间,椰岛的风散发着悲凉的味道。
2003年,国务院海南省政府下决心用行政手段处置烂尾楼,一个个桩柱一根根钢筋在火药的威逼下坍塌,一声声响,炸开了海南楼市的新局面。
到了2006年,海南政府完成了处置积压房产的工作,海南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轮期待已久的兴奋,这是海南房产市场的一个转折。在全国利好大环境下,海口商品房
销售面积也从04年起每年保持至少15%的增长。
2010年1月,又一声政策的春雷爆响,国际旅游岛和国家战略再次将“特殊”政策送到了海岛。
含苞待放的群花在政策的呼声中繁荣,曾经潜伏的开发商浮出水面,岛外的品牌开发商伸着脖子瞪着眼睛赶过来,各种机构、个人生怕落下这个热闹。
地产广告,各种论坛的横幅像魔弹一样袭击着来访者的眼球,甚至比公交站牌还要密集。
人们担心,海南岛是不是又一次被泡沫包裹?海南岛会不会再次因为政策的隐没和市场的热度而再次被灼伤?这种担心会不会又是多余的呢?……
不管怎样,所有的担心都是因为一条,在北纬18度至20度,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