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三角城市峰会扩容:折射区域合作新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6日 17:30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3月26日电 题:长三角城市“峰会”扩容:泛长三角城市入会折射区域合作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李荣、张良

  “有的城市7年前就提出申请,而且每年列席会议,今天终于入会了。”经过多年的等待,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扩容”终于一朝“破冰”。这预示核心城市群的辐射力正在向周边城市扩展,区域合作正在构建一个新格局。

  26日在浙江嘉兴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0次市长联席会议宣布,不仅吸收盐城等4个江浙城市为新会员,而且让泛长三角区域内的合肥、马鞍山2个安徽省的城市也正式“加盟”。协调会相关负责人说,长三角城市“峰会”下一步还将分步“扩容”,稳步吸收新会员,这是区域一体化深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

  区域合作“泛化”在城市群中的体现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此次正式吸收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这6个城市为新会员。协调会相关负责人胡雅龙对记者说,这几个城市都是“较早提出申请的”,有的2003年就正式提交了申请文件,这说明它们加入长三角城市合作的意识是十分强烈的。随着长三角城市间“同城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区域内空间和时间距离正在不断缩短,城市群的“扩容”是必然趋势。

  记者翻阅长三角“峰会”的历史记载,1996年成立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是由1992年建立的长三角15城市协作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发展而来的,是长三角城市间的合作机制。2003年吸收台州后,就“固定”为“15+1”的模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的“核心区”。近7年以来,要求长三角城市群“扩容”的呼声不断,有的城市不仅正式提出申请,而且年年列席城市“峰会”。但协调会的“扩容”一直较为谨慎。

  胡雅龙说,此次成功实现“扩容”,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但这种“扩容”不是一步到位式的,应逐步吸收,逐步扩容。不仅要体现区域内城市合作的实际,而且还要为下一步的区域发展开拓新的空间。

  长三角研究专家郁鸿胜认为,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的展开已呈现“多层次”的特征,城市群是一个核心区的概念;江浙沪二省一市是合作区域的概念;向长三角地理概念之外的拓展,则是泛长三角的发展概念。此次城市群的扩容,是“泛化”的多层次区域合作成果的一个体现。

  城市群不是“俱乐部”:城市与区域利益之间做“和题”

  有人把长三角城市“峰会”看成一个“城市俱乐部”。上海市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不赞成这种说法,这不是俱乐部的概念,好像进入了就可以得到什么优惠”。这应是一个区域合作的示范区,是开放的,没有边界。“谁进来了,就应多为区域的全局考虑,在城市利益和区域利益之间做和题”。

  此次正式入会的安徽省合肥市在这个问题上把握得十分准确,它在泛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已经较为清晰:期待在长三角区域范围内寻找产业对接及产权流动的机会,加快形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合肥市相关负责人曾在上海明确表示,合肥市一级的国有产权改革,将树立“大开放”的流动理念,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少优质项目有土地资源、相关厂房、成熟的市场、经营多年的品牌,投资回报的潜力很大,在推动泛长三角的分工合作中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近,国务院又正式批复同意安徽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个示范区的建设,有利于形成新的增长极,推动安徽经济加快发展;有利于为中部地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路子,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利于在大范围大尺度上开展区域合作,促进东中西良性互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安徽省常务副省长孙志刚在此次协调会上说,安徽2个城市成为长三角城市“峰会”的新成员,是安徽与长三角“同频共振”的新平台。

  相关专家表示,长三角城市“峰会”扩容所及的城市,其能级在提升,在城市群体中可共享信息,共研政策,把握共同发展的态势,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会员城市都应跳出“单纯自身层面”的考虑,在一体化层面寻找融合的空间。

  向制度合作核心深化:“峰会”更名加强协调力

  在此次“峰会”上,正式把协调会的年度会议更名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明确由各成员城市市长出席。这表明长三角城市合作正在不断强化政府间的协调力,进一步消除区域间的行政壁垒,为区域一体化向制度合作这个核心深化“添加动力”。

  在上海市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看来,今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核心就是制度合作,统筹协调区域内各城市的定位与分工、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衔接、环境保护、人口综合管理等重大问题,而最后的落脚点应该是“人”。只要哪一天“长三角人”在区域内可以真正地流动起来,就业、医疗、社保、就学等资源和制度能真正互通和均质化,那么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实力和地位,也就寓于其中了。

  据上海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长三角在省市的层面已形成了交通、能源、信息、科技、环保、信用、社保、金融、涉外服务、工商管理等十大重点合作专题,由此推进长三角市场一体化、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资源节约和环保一体化、创新体系一体化、社会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脚步越迈越快,长三角将打造“3小时交通圈”,实现同城效应。医保合作也在全力推进,到去年底,长三角16个城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结合结算方案,已有12个城市分别以联网实时结算或委托代理结算方式,启动了医保的互通。

  相关专家认为,区域经济的联动,由核心向周边扩展;合作内容由点到面,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泛化”,将不断地实现突破,合作范围更广,联动的立意更高,对区域规划和利益平衡的认识将更深刻。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