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计署披露:2.8亿元资金未按计划及时下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5日 14:57  法制日报

  法制日报记者 郄建荣

  全国103个县中仍有123.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未得到解决,占计划的16%。这是审计署3月24日发布的对103个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审计调查结果中公开的数据。而农村学校饮水安全状况更令人担忧。审计结果表示,截至2008年底,审计抽查72个县的农村学校中,饮水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占35%。

  审计署外资运用审计司司长徐吉明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制度和机制方面仍存在问题。

  平均分配资金未分轻重缓急

  审计署3月24日发布的这个公告,是2009年审计署对河北、山西、辽宁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3个县(包括区)2006年至200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的审计调查。

  调查发现,2006年至2008年,103个县计划解决780.8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实际解决657.53万人,还有123.3万人未得到解决,占计划的16%。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计划与实际不完全相符是这次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审计署认为,这103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分配计划不够科学,有些地方简单按照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或者行政区域平均分配资金,未能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导致部分资金投入与工程实际需要不完全相符;有些地方实施的诸如“连片供水”等地方性工作计划与国家下达的年度计划未有效衔接,导致工程建设进度快慢不一,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4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未到位

  同时,有4.33亿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未按计划到位。审计调查的103个县中,有83个县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的问题。2006年至2008年,上述83个县计划配套9.7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46亿元,未到位资金4.33亿元,到位率为56%。一些地方将配套资金缺口转嫁到农户身上,导致群众自筹比例增高。

  多数工程从未进行过水质监测

  审计还发现,有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未按要求安装水质净化设施。审计重点抽查的131处以高氟、苦咸水等作为水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有36处工程未设计水质净化设施,占27%;有19处工程未按设计要求安装水质净化设施,占15%。

  国家的定位是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但审计结果却显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监测率偏低。审计署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地方卫生部门应对“十一五”规划中新改扩建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每年分枯水期、丰水期各开展1次水质卫生监测。审计抽查的2006年至2008年新改扩建的6907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2008年卫生部门仅对其中22%的工程进行过水质监测。很多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以来从未进行过水质监测。

  2.8亿元资金未按计划及时下拨

  而103县的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问题则更加突出。据审计调查,由于资金分配重点支持不够,农村学校饮水工程建设滞后,饮水不安全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个别地方还比较突出。截至2008年底,审计抽查72个县的农村学校中,饮水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占35%。

  审计署对103个县及其所在的省、市(地)延伸审计发现,2.81亿元资金未按计划及时下拨,0.25亿元资金未按计划用于规定项目。

  农村饮水工程所有权不清

  审计署外资运用审计司司长徐吉明告诉记者,国家虽有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权的规定,但缺乏符合实际的具体操作规范,加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来源广、情况复杂,这项规定实际执行情况较差。徐吉明说,审计抽查的1181处农村饮水工程均未落实所有权,导致工程所有者不明确,权益维护受到影响,工程运营前景堪忧。

  过半工程未享受国家电价优惠

  另外,配套政策不健全。徐吉明说,用电优惠就没有具体规定,电价优惠政策也未完全落实到位。据徐吉明介绍,发改委等3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工程运行用电优惠政策,以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操作办法,实际落实情况较差。审计延伸调查的575处农村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中,有42%的工程未享受到国家电价优惠政策。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村饮水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审计署审计的103个县中,有66个县未制定以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为重要内容的专项应急预案。各地普遍存在人员保障、技术支持、物资储备等安全保障措施尚未落实的情况,农村饮水安全预测与预警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不利于农村饮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

  徐吉明表示,截至目前,审计调查中反映的绝大部分问题已得到纠正和整改。据他介绍,水利部、发改委等部门正在对审计出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争取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