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 (记者 徐晶晶) 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本市餐厅目前实行的分级化管理,凡是已纳入ABCD等级的餐厅,其餐具的卫生状况均被纳入检查,一般都已使用消毒餐具。而一些未纳入等级的小餐馆,往往存在较多的卫生问题,不仅仅是一次性筷子。他表示,对餐厅一次性筷子的检查通常是在卫生状况整体检查或抽查中进行,并不会专门针对筷子问题进行检查。
该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已经注意到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湖南怀化一次性筷子问题,至于近期是否会考虑在北京市场内展开对一次性筷子的专项检查,他表示有可能会考虑,但目前他也暂时无法确知。
记者注意到,在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餐饮企业经营规范》中曾明确提出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餐馆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的要求。在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执法依据,也造成了卫生监督部门在执法检查方面存在困难。
在东直门附近的一家日式餐厅,这里的卫生条件不错,当记者询问老板对有人用硫磺熏一次性筷子时,老板颇为惊讶,“我们的筷子应该不至于吧”。但该老板坦承,店里的筷子都是从批发市场进的。
筷子监管看来确实存在真空地带。昨天记者又询问工商管理部门,得到的回复是,筷子卫生问题“似乎”应该是卫生部门检查,至于筷子源头的制造,应是质监来处理。工商部门近期是否有可能对餐馆的一次性筷子进行检查?记者询问了多个区县的工商部门,均没有类似的检查计划。
■现场追访
一次性筷子 小餐馆还在用
晨报讯 (记者 肖丹) 尽管央视3·15晚会的曝光,让不少人对一次性筷子的卫生状况十分担忧,但记者昨日走访市场发现,多数小餐馆还在给顾客使用一次性筷子,在批发市场买到这种筷子也非常容易。
昨天上午,记者在石佛营附近的一些早点摊看到,简易包装的一次性筷子就放在桌子上,顾客可以随意拿取。2005年,《一次性筷子第1部分:木筷》和《一次性筷子第2部分:竹筷》两项强制性国标正式实施,明确规定每箱制品上都应有制造厂厂名、出厂日期、保质期等标志。经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多是4个月。但记者昨天看到的这些筷子的包装上都没有商标和厂家信息。
多重化学加工后用脚踩,消费者吴女士昨日告诉记者,看了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后,再去吃饭时,看见一次性筷子就觉得“恶心”,“越白的一次性筷子越不敢用。”
在东郊批发市场的酒店用品批发大厅里,一次性筷子也并不鲜见。在一家出售一次性餐具的店里,一次性筷子和牙签、塑料餐勺等一起堆在货架上。记者注意到,这些筷子的包装十分简陋,薄薄的塑料包装上并无任何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只简单地印着“欢迎到本酒店就餐”的字样。该店老板告诉记者,在这里做买卖已经十几年了,来买筷子的人从来没问过筷子的生产信息。据他介绍,木筷子的生产大省是黑龙江,湖南、江西等地主要生产竹筷子。
■相关新闻
政协委员呼吁禁用一次性筷子
记者了解到,曾有多名政协委员早已针对一次性筷子的卫生情况提出担心,他们建议国家出台相关规定,彻底禁用一次性筷子。
北京政协委员刘绮菲就是一直和一次性筷子较真儿的其中一人。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她第三次提交提案,建议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她认为取消一次性筷子是个战略选择的问题。
她在调查后发现,在一些中小型餐饮企业中,相当部分的顾客在餐馆提供了消毒餐具后,会主动索要一次性筷子。她认为一次性筷子之所以需要限制或者禁止使用,是因为它与对资源“循环利用”相悖。
据了解,北京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限制对一次性筷子的销售和使用,因此,一刀切地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目前仍很难行得通。
晨报记者 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