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会静距离:破局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3日 13:34  中国经济网

  《两会静距离》是在两会期间聚焦关注民生热点问题的两会特别节目,由主持人权静主持,每天早上10:45开始直播,聚焦最受关注的五大民生焦点——房价、股市、医改、民生保障和产品质量,展开探讨,形成系列,为广大网友打造一个两会期间的网上意见平台。

两会静距离:破局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媒体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0年“民工荒”和“就业难”同时存在,原因何在?如何化解?原本充裕的廉价劳动力为何突然短缺?“蚁族”现象,大学生就业难,难到何时?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如何沟通?80后、90后农民工为何大量涌现,新一代农民工将带来什么样的难题?一系列问题成为2010年两会关注的热点。

  3月12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主任都阳做客《两会静距离》直播间,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IT小组组长汪延、副组长何春潮,杭州市就业管理局高级经济师罗传银、智联招聘人力资源高级顾问郝健,与《两会静距离》连线对话,共同解读如何破局“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权静: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静距离》,我是主持人权静。在两会期间,每天早上都会带来这样一场直播的访谈,跟您共同探讨大家共同关注的民生焦点话题。今天我们要跟大家一块说说就业这件事,今天我们发现同时出现了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两种现象,引起了大家的纷纷关注,今天我们就请来现场的嘉宾和很多之前做好的视频访谈的素材和电话连线和您共同探讨这个问题,接下来讨论今天的核心话题就业。介绍一下今天做客现场的嘉宾是来自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都阳老师,欢迎您都老师。

  都阳:大家好。

  主持人权静:先来说一说每一年的就业都会是两会关注的焦点,但是今年的就业特别牵动人心,正如刚一开场的时候说到很奇怪,我们又有民工荒又有大学生就业难,同时还发现企业想找到合适的人又不那么容易。在2009年金融危机过去之后,在2010年您观察到整个就业市场是什么样的特征?

  都阳:您说的很恰当,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民工荒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我们又有广泛的报道和热烈的讨论大学生就业难。这个情况并不是今年刚刚有的现象,前几年就有民工荒的报道,大学生就业难随着高校的扩招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这个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现象都会继续存在。

  杭州民工荒2003年以来最严重

  主持人权静:多方面的原因,接下来都阳老师在直播当中也会跟您继续分析。下来我们要给大家看一段素材,是我们连线到了来自就业第一线的一位嘉宾,他就是来自杭州市就业管理局的高级经济师罗传银,他也给我们带来第一手的资料,让我们听听在杭州民工荒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罗传银:目前杭州市确实是招工荒,缺工数超过12万,包括16个行业,如信息技术、电子电器、教育培训、外贸、服装鞋业、酒店餐饮等。根据这个数据统计,整个杭州市缺工状况是2003年以来最严重的。现在杭州企业最缺的是技术类人员跟服务类人员,分别占市场总需求的36%跟29%,这是因为杭州从去年开始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它是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就导致了服务类人员需求大量,但是近几年,科技类,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较快,带来技术类人员的需求大增。另外营业员跟餐饮服务人员缺口也较大,企业始终招不到人选。现在政府也很着急,就加强了人力资源交流会,提供配置,还有跟周边地区合作,但是企业的对策还是招不到人,后来企业的对策是涨工资,从实施效果收效是略微的,企业涨工资分别是10%到15%,如果这样涨上去的话,企业承受不了,所以现在只能是吸引力不是很大,下一步要采取新的措施了。

  主持人权静:感谢罗传银女士给我们带来杭州第一线就业出现民工荒的状态。在杭州市出现缺工数超过12万的数字,这个数字您怎么看,她告诉我们整个杭州市出现了2003年以来最严重的民工荒的状况,背后的原因在哪里?

  都阳:其实民工荒这个词的出现在我们国家出现,最早在2003年、2004年,最早在东南沿海地区包括浙江。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这里有很多基本因素,我们从中长期因素来看有两个方面,第一从需求方面来看,我们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地扩张,我们总体经济规模在世界前列了,这样的话整个经济吸纳的就业数量,绝对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且每一年增长速度非常快,带来就业需求增长也是逐渐扩大的。

  另一方面,我们的人口结构导致的新增劳动人口在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是1400万左右,在十一五期间就下降到300多万。这意味着一方面我们劳动力需求在扩大,另外一方面,这些长期的因素使我们的劳动力人口供给在减少。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情况。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都阳老师。总结他说的两点还是供需决定的,一方面对劳动人口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因为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的问题,我们可提供的劳动人口越来越少。

  蔡昉:企业家必须给农民工涨工资

  就这一点在此前也采访到一位非常权威的专家,就是来自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所长蔡昉,来听一听蔡昉所长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同时他也告诉我们民工荒的出现其实是一件好事,我们也听听他来介绍民工荒对我们国家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蔡昉:其实我早就说了,我们人口结构在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而且大概在几年以后就会停止增长,绝对数量会减少,因此整个过程,劳动力供给就不像过去那么多,与此同时,你经济增长很快,你的劳动需求也很大,两者之间归根到底是要发生一定的矛盾的。加上我们应对金融危机,损失的就业机会并不多,而且由于出台刺激方案等,创造的就业又很多,而且把农民工的就业结构也多样化了,从制造业转向了一部分到建筑业,到服务业。在这个时候制造业一恢复,接到新的订货,很显然在短期之内出现供给和需求不衔接的地方。除此之外,加上户籍制度没有改变,出现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我想必然的。

  主持人:这种情况怎么应对?

  蔡昉:首先不用太担心,因为不是坏事。中国并不缺劳动力,绝对数量一点不缺,之所以缺是因为你的激励不足够大,也就是你的工资还要涨,最终我们设想就是企业家必须得应对这个事,所以慢慢工资涨了。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除此之外,有一些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给工人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社会保护,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城市化,农民工的市民化,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好事,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社会福利体系要实现一体化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蔡昉所长带来的一段论述。其实从中也听出了这样两个解决方案,在刚才跟罗传银连线当中听出来,如何解决当前民工荒的难题,出路在哪里,也是当前在讨论的。刚才罗传银告诉我们,当地的企业采用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给工人涨工资,蔡昉所长也建议说可以通过给工人涨工资的办法,同时他还提到另外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户籍制度的改革,把这两点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您觉得涨工资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都阳:我非常同意蔡昉所长提的建议,涨工资实际上是企业面对劳动力市场形势的一个必然的反映,为什么我们说农民工工资在以前将近20年时间里绝对数没有显著的变化呢?就是因为供求关系,因为那个时候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无限供给,所以企业可以不涨工资也能雇佣劳动力,现在局面改变了,这是市场的行为,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增加劳动力成本。

  主持人权静:大家都不想给员工涨工资。

  都阳:面临供求关系改变的时候,必然涨工资,从统计数据来看,这几年农民工的工资增长比较快的,根据统计数据,即使2008年在金融危机那一年,农民工工资有将近20%的实际增长,这是市场行为必然反映。

  主持人权静:说到市场供需决定的涨工资是必然办法。这几年民工荒除了工资之外,还有更加深层次的因素,从08年开始农民工的工资有所上涨,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之前很多专家跟我们有所探讨,在直播当中很多网友也跟我们发表了互动,也欢迎您对民工荒有什么看法,在这里跟我们共同探讨。比如这位网友提到农民工进城之后最终回到农村的,因为城里没有他们的空间,大家最终来想干脆直接呆在农村里,尤其年龄比较大的农民工他们在城里做了10年、15年,他们要落叶归根,城市里,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都没有让他们继续发展下去的空间,这就是刚才蔡昉老师提到的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对于这点,您怎么想?

  都阳:就像您说的,蔡昉所长也提到这点,城市化,统计数字有46.5%的城市化率,但是我们城市化是不充分的,这部分农民工城市居住6个月以上,统计上定义为城市人口,但是他们在相关的福利、社会保护体系方面,并没有获得和城市其他居民相同的待遇。就是网友提到的情况落叶归根,还得返回农村。如果从城市化的深入角度来说,完善我们公共政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挖掘现行的劳动供给潜力。根据一些调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农民工在城市他的工作时间的大概是9个月左右,我们都观察到每年春节时候城乡往返,造成大量的民工潮。不完整的城市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供给潜力的发挥。

  主持人权静:这个问题您觉得解决的办法在哪里,能否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都阳:实际上我们在这个路上已经开始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社会福利的体系要实现一体化。包括其他的公共服务,现在有很多的讨论,让农民工更好的在享受社会保障的同时,能够有居住的改善。农民工如果觉得城市生活是可以稳定生活的一个所在的话,他就没有必要再去往返于城乡之间。

  厉以宁:民工荒迫使企业升级并向内地转移

  主持人权静::其实一个民工荒的背后牵涉出来的是一系列的制度性的问题,刚才提到了对人口红利的看法,企业家给农民工涨工资是迫于供求关系,在这里还有一点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在互动当中有些网友提到了,说以前我们打工只能去沿海城市,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有更多的机会,所以大家不会选择长途跋涉,再到沿海城市去了,整个经济结构的转变,您觉得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都阳:这也是我们最近几年才观察到现象,我们到中西部地区去调研,发现中西部地区相对沿海地区是欠发达地区,现在也出现了对沿海地区产业的承接,就是产业转移的确在发生。回想一下经济发展历程,我们沿海地区承接像四小龙劳动密集型地区,也是在大概20年前,但是从整个验证模式的变化过程来看,我们这种产业转移在很长时间没有发生,就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大量劳动力源源不断到沿海地区,使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张。现在经济面临一次转折点,我们的劳动力短缺在出现,工资在上涨,包括沿海地区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可能都在上涨,所以向内陆转移的局面就开始出现。我想这也是好事。因为它对推动区域间经济平衡发展是非常好的因素。

  主持人权静:刚才我们就民工荒这个事从三个角度进行讨论,无论涨工资还是户籍制度的改革还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当前的经济来说都是一个好事。接下来要跟大家讨论的现象可能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直播当中我们看到很多网友的提问,这位网友说到现在很多农民工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很多人不愿意在农村生活种地了,这部分人以后可能面临无所归依的状况,发现身份认同的困境,既不是城里人,也不愿意当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工带来什么问题,同时这届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什么思考?接下来我们连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厉以宁厉老,听听他对民工荒这件事的看法,同时请他特别谈谈对80后、90后新一代农民工带来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厉以宁:首先应该说民工荒的出现,实际上意味着靠单纯通过雇佣廉价劳动力来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渐渐结束了。从这点上,对企业来说,迫使它能够升级,迫使它向内地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讲倒是一个好事儿。但是对于民工来说,他费的成本也高了,我自己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换到别的城市去,他寻找职业的成本在增加了。假如这笔钱他不用花的话,他就可以省一笔钱。但这个是次要的,我们必须通过表面现象看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在今天应该看到农村中的劳动力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大量的,无限制的出来了,因为制度的改革,对山区的农民过去出来最多的,有山了,分了地,那里需要劳动力的。他们很多时候江西、湖南很多山区农民现在都不愿意出来了,他们愿意种树、养鸡、种蘑菇,跟家人又团聚,生活又比较安定,这是一个方向。农村劳动力要出来,现在的劳动力是享有更多的技术,迫使他们要受职业教育,自愿的出来,增加自己的知识。这些对中国劳动力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好处。因为中国要成为制造业大国到创造大国,都需要有更多的技术工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意义是深远的。

  对企业来说,他现在要留住劳动力,要善待工人,像过去广东,我们调查,劳动时间很长,又拖欠职工的工资,像这样的事情,在以后会得到教训。没有人愿意到你这里来。应该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很深远的。现在是刚开了头,详细情况要调查,要观察一段时间。

  主持人权静:您之前还写过很多诗,我们读书过程,当时对农民工的现象,进城打工有非常诗情画意的描述,现在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80后农民工根据统计已经占到农民工一半以上,对非常年轻的农民工进城会带来什么问题,对新生代的农民工怎么样变成市民,有什么样的建议?

  厉以宁:80后的农民工跟过去老农民工的区别,过去老农民工他的根在农村,他的心也在农村,他出来打工是为了赚钱,回家盖房,掏老婆,生儿育女,是这样的想法。现在的农民工他的知识面广了,他的心不在农村了,他想城里人生活怎么样,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社会保障又不平等,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区别使他们总感到自己处在二等公民的位置。所以他们离开农村以后,他不愿意再回农村了。这是非常大的区别。中国的城镇化将来有可能加快,政府的政策逐步放宽,我想新农民工实际上他就会成为新的城镇人口的一部分了。

  主持人权静:刚才是厉老带来的讲解。农民工的问题说到最后,我们无法忽视中国的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这个词更加文雅的说法叫进城务工人员,不管怎么说,背后折射出来的都是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您觉得这个问题发展下去,我们由民工荒思考到最后,未来的中国农村就业应该是什么样的现状?

  都阳:首先我们有一个清醒的判断,中国的经济要持续发展,或者从其他经济体发展规律性来看,在城市就业和居住是一个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主体,也就是我们城市化水平还会继续提高。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公共政策,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成制度,我们要弥合这种差距,但是因为中国总体规模很大,城乡差异在历史上的差异也很显著,所以花时间。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公共政策向农村倾斜的,只有城乡之间的差异消除了,特别刚才提到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消除了或者逐渐缩小了,真正的城市化会解决这些问题。

  主持人权静:这一点也是在本届两会上广大的代表委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也非常高兴地看到两会进行到今天,也有很多相关的政策出台,比如说很多农村人口的养老或者医疗,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实施跨省转移一系列措施,也是对推进整个中国城镇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带来有建设性的意见。

  “蚁族”凸显高校教育问题

  再说一说从去年到今年大家都非常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知道都阳老师关注到没有,今天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一个流行词叫蚁族,您知道蚁族什么意思?

  都阳:我知道,没法准确定义什么,我知道描述的社会现象。

  主持人权静:可能蚁族非常形象说法的背后,也表现出了当今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工作的辛酸,那种凄凉的感觉。您觉得这个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又在哪里?

  都阳:我觉得蚁族被大家所关注,我们如果思考一下或者回顾一下,农民工在城市何尝不是蚁族呢?但是农民工蚁族多少年了也没被大家关注,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大学生他的就业形势是在转变过程中,比如以前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大学生是供不应求,所以他解决他们就业问题不是一个问题。那个时候大家觉得没有问题。以前没有问题的群体现在有问题了,所以大家额外的关注。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对大学教育者,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还是社会包括国家都投了大量的资源,如果他们就业出现问题,就意味着资源的浪费,所以得到额外的关注。

  主持人权静:其实农民工这么多年在城市里都是蚁族,为什么我们没有提到蚁族这个词,就是因为以前我们称作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让我们对中国教育制度和就业体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反思。

  智联招聘郝健:2010年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主持人权静::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当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就业难是出现了比较严峻的形势,因为整个经济形势不好。那么今年2010年在中国的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复苏的当下,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又怎么样,我们来了解一些第一手的数据,接下来让我们连线智联招聘人力资源高级顾问郝健先生,来听一听他对当前今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的介绍。那么现场拨通郝健先生的电话。

  智联招聘也是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数据库,希望他给我们带来很多数据资料的支持。郝健先生您好,这里是正在直播的《两会静距离》,我是主持人权静。我们希望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整个大学生就业状况还有各个行业的特点,有没有一些数据的支持,让我们有更直观的了解?

  郝健:今年大学生还是630万人,实际上总量是比09年增加了20万,再加上去年是700万的量,整体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跟09年数据比较,今年大学生的机会要强于09年的。我们比较一下今年的二月份和去年二月份,在线职位数,今年是224万,去年是197万,有了这个增长比较明显。另外我们有竞争指数,这个竞争指数是指一个空缺职位多少人申请,09年2月份是54个人申请一个空缺职位,今年是23个人申请一个空缺职位,从这里看出来竞争指数越低,求职者越高兴。特别看针对大学生的岗位,有一个叫针对在校学生的实习岗位数,这个岗位数从去年1286个日在线岗位数到现在的3210个,有一点我们看到目前也有一个我们跟著名的人力资源调查机构和我们自己的智联招聘的数据看出,目前求职者的期望薪酬,在职人员忠诚度增加,跳槽意愿在降低,大家都是以稳定为前提,还有一点,从我们看出来,目前对高薪,薪酬希望在八千以上增加了39%,原来期望薪酬在一千以下降低了35%,目前从业者或者跳槽人员乐观的心态还是比较强烈的。

  今年大学生就业有几个趋势和以前不一样,以前说的蚁族,2010年有城镇化,城镇化的概率会增加很多当地的就业机会,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方面看到大学生已经出现了回流,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回转。这个全国各地的城镇化提供了就业机会以外,还有一点目前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了。昨天还看到最新的公布有11个城市的房价二月份又在增加,房价在涨。另外一个特点,还有一个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包括前行日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也在提到今年就业措施也提到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鼓励政策,09年一些措施很多是偏向国企的,大中企业的,包括四万亿投资都投给铁路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美国这样的企业,国家90%的就业机会由中小企业提供的。真正给中小企业创造经营包括投资和金融的环境,对解决就业来说是很好的方向。

  另外从行业上看也看到像能源、教育、环保和医疗,需求都是在下降。个别的制造业和贸易目前回暖还不是太明显,我们需要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郝健先生,谢谢您带来的数据详细的介绍,感谢您。

  郝健:不客气,再见!

  城镇化带来更多中小城市就业机会

  主持人权静:都阳老师,刚才郝健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在大学生就业方面方方面面的数据,今年就业难的状况还是有所好转,听到刚才的趋势,这里听出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大学生的回流,刚才说到蚁族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地区,假设一下大家不都是非要在大城市,可以到小城市,到一些城镇寻找发展空间,可能就是形势得到很大的缓解,还有中小企业的恢复,也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带来了好转,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都阳:我也非常同意,如果中小城市或者城镇地区他们能够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当然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实际上我们说任何一个人追求更好的工作岗位,这都是没有错的,都是很理性的行为,为什么出现这个局面呢?可能跟刚才讨论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关系,以前存在很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职位集中在少数地区,现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协调,中西部地区或者中小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更深远的岗位,也就会缓解就业形势。

  主持人权静:不过说到这里,现在现场有一位网友在互动当中给我们说出了这样的质疑,我觉得说得一定程度上有道理的。

  网友:如果老家的县城有能不靠关系,靠能力的工作,谁还来大城市钻蚂蚁洞过日子呢。

  主持人权静:这个说法一定沉重上反映了一些问题,可能在更小的城镇,我们刚才说的城镇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那些地方更多是熟人社会,如果没有关系的话,靠自己的能力,反而不如你在这些大城市靠能力打拼来得容易。

  都阳:这种现象肯定存在的,这个跟劳动力需求在这些城市的不足是有关系的。为什么不足?是产业发展的不充分。去年的时候到重庆去考察,就发现虽然比较偏远的地区,也开始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的转移。这样的话,必然会创造新的岗位,企业家是需要以盈利为目的的,可能有关系,但是没有实力的人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

  主持人权静:我们之前在跟朋友们交流的时候也提到这样的现象,可能很多人回老家,更多去事业单位或者去地方当公务员,这样可能是比较稳妥的。我相信像刚才都阳老师介绍的未来随着中国整个经济结构的转移,更多的企业往中西部发展,也确实会在那些中小型城市带来更多靠能力的工作机会,所以整个依靠中国经济水平的进步和社会水平的提高。

  民建中央IT小组提案:推行《首次就业合同》

  主持人权静:在这里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今年两会很多专家、代表、委员提出他们的建议,我们有具体的方法保障就业的时候,解决双方沟通的困难,因为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大学生发现工作很难找,同时我们又看到很多报道说企业想去找到适合的员工也很困难,所以这中间可能会有一个沟通的鸿沟,如何让企业和求职者能够更好地对接,在本届两会上,我们也听到了很多这样的建议和提案,接下来是来自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IT小组的组长,同时也是新浪董事长汪延先生,他就提出了首次用工合同的概念,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先听听汪延怎么说。

  汪延:我们做了大概前后六个月的调研和专题的讨论,做了今天的提案,这个提案里最关键的一点刚才春潮和冯军简单地提到了,在这里着重重复一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对就业促进法进行增进,来加入大学生,面对大学毕业生,针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合同,这个合同名字叫《首次就业合同》,通过这样的机制,帮助企业更方便的,更容易的吸收大学生的就业,这是我们整个提案最主要的闪耀点。光呼吁是不够的,光重视最多是营造一个环境,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工具,拿什么钥匙,真正把这扇大门打开,否则的话就像我们提案所提到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结果像我们这些高知识密集型企业,高科技的企业,我们找到合适的人才更难。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我觉得必须要找到这样一个渠道,这样的一扇门。所以我们就试探着看看有没有可能用我们钥匙把这扇门能够打开。

  主持人权静:刚才就是来自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IT小组的组长,同时也是新浪董事长汪延先生,对如何沟通用人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提出建议,推出了《初次用工合同》的概念,汪延提到了初次用工合同诞生的大背景,同时这个合同具体做什么样的规定,能够沟通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鸿沟,接下来我们也来连线同样是作为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IT小组的副组长,来自北京华昌利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春潮。

  何春潮:我们这个提案产生的背景因素是蚁族现象的出现,因此就感觉到大学生就业难,而大量知识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难以找到合适型人才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社会,都在积极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现象发生至今,虽然时间不长,但是越早找到更简便节约的办法,越早找到更符合关系的办法,能够进一步得到更好的解决。这也是我们调研和向大会递交提案的目的。如何使这个矛盾越早的达到良性平衡状态,在提案中我们充分调研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国际经济形势大背景因素,第二个原因是大学教育和市场脱节以及近几年大学扩招过早的因素,第三个原因是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录用刚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状况。在提案中着重研究了第三条,就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录用大学生的普遍状况,这个知识密集型企业是相对于低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的或者相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的,后者是指以普通体力劳动者为劳动为主的企业,大众消费品,出口制造商、建筑施工队等等。而知识密集型企业则是以较少的高学历背景的专业劳动力来操作较多的高技术生产设备来完成的,例如自动化生产程度很高的制造业、IT领域的软件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等,这些行业也覆盖了很多广泛存在于第三产业。这些企业的劳动者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这些企业中有相当比例的员工是要有大学以上的教育背景,并且接受过企业的专业培训。而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又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上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仅此一项指标认为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是起决定作用的,进而可以推断出知识密集型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而言一定是最大的市场。

  现在要解决大学生就业,政府出钱,企业出力,我们这样的出点子,我们调研时的命题就是有什么具体问题在影响知识密集型企业吸收大学生就业方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使知识密集型企业大学生最大的海绵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在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人才的使用是有比较长的培养和考察周期。对于适用的人才,合适的人才,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他们又有依赖性,我们要根据这个情况,提出设立首次就业合同,把它补充进就业促进法中。这就是我们的点子。

  首次就业合同,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设立培养期替代普通现代培训合同中实习期,它的培训周期比较长,投入也比较大,对考核有专业性的要求,通过设立这个,把培养期的时间延长至两年,这样的话,双方对解决企业在考察人才和对人才依赖性上的矛盾变成未来共赢的关系,并且从法律上来保护和谐关系的发展。

  至于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作为建议设立有关法规的提案,这个提案是国家可以采纳和出台法规,以法规的形式制定下来,政府、企业、个人都要遵循。

  主持人权静:好,非常感谢来自民建中央IT小组的何春潮先生给我们提出的关于首次用工合同的详细内容。都阳老师,刚才我们听了这么多,其中最关键一点,就是在两年的培养期方面,双方签订一个锁定的合同,约定两年的时间,双方共同互信互利,而不是企业和用人之间存在利益的博弈,同时存在法律的保障,同时对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能够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去慢慢培养他需要的人才,也给求职者一个心理上的安全感,对于这样的提案和建议,您怎么看?或者可操作性又有多强?

  都阳:我可以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个问题。首先大学生就业刚才提到的问题,一方面是供需之间相互不了解的问题,我们有一个词叫摩擦性实验,一定程度上是摩擦性实验所带来的,并不是岗位不存在。另外一个方面,我感觉到的意思是劳动力市场上有一些制度来安排,如果说大学生特定的群体,它的就业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采取一个相对灵活的制度安排是有利于解决他们就业的。

  主持人权静::比如说首次用工合同就是灵活性的。

  都阳:可能想用更灵活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俞敏洪:鼓励初次就业有一到两年绑定期

  主持人权静:就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也要请教另外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来自新东方的董事局主席俞敏洪先生,因为俞校长是长期在培训行业的第一线,无论对大学生求职状况的理解还是对于整个企业和用人单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制度性的摩擦还是大学生应该在求职中怎么样调整自己的心态,用什么更好的办法,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在这两天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上,俞校长也提出很多他的建议,接下来来拨通俞敏洪校长的电话,现场连线,谈一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看法。

  刚才俞校长高度我们在会场的间隙应该可以跟我们做电话连线,俞校长您好,我是新浪的主持人权静,这里正在直播的两会特别节目。我们想跟您沟通上,在微博上特别谈到了对大学生就业的看法,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没有什么样的提案和建议或者您自己的思考?

  俞敏洪:我倒是没有什么提案,因为提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提案已经比较多了,我是这样想的。就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如果我的提案中间有一个相关的话题就是加强对能力资源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光要科技创新,还要鼓励单位多用人,尤其是面对中高级知识分子,大专的或者大学的学生,现在每年都有上百万,去年是200多万,今年会更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或者有些大学生有些工作看不上,不愿意工作。因为一个家一个孩子,不愿意工作,父母养着孩子,没有变化明显的社会问题。学生如果工作时间,比如大学毕业两到三年找不到工作,他失去不是两到三年的时间,而是失去终身跟别人竞争的机会,也失去了在最佳的时候锻炼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大学生不管怎么样,应该是一毕业以后就应该找工作,不管什么工作,都应该先做着,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主。

  主持人权静:接下来还有两个小的问题要问您,因为您也在会场上,首先刚才现场讨论了来自民建中央的建议和提案,他们建议签一个初次用工合同,对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和求职者之间有一个两年的培养期,来便于打通求职者和用人企业之间摩擦的求职困难,对这个您怎么看?

  俞敏洪:现在的企业用人的成本还是蛮高的,就是因为大量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并没有为工作做好准备,连基本的职场礼仪和职场的精神都挺缺乏的,还有各种各样的跟现实相脱离的专业知识,需要重新加工。一般一个企业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到最后这个学生能上手用,开始工作的话,基本上要半年的培训期,不管在工作岗位上培训或者是进行专门的培训,这个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原因是企业实际上非常愿意用上来就能帮他干活的人,一方面付工资,一方面进行培训,这个东西原则上中国大学在职责上缺失了一块,学生在毕业岗前培训应该是大学大四的必要学期完成的事情。现在这项工作交给很多企业干,但是有很多企业跟大学生签的合同没有太多的约束力,不管签多少钱,有的大学生在得到一定的工作技能以后迅速转化为另外一个工作岗位去工作,最多不要补偿,但是企业倒过来想把他留住的时候,是留不住的。我比较鼓励有一到两年,如果这个孩子来了以后,需要比较大的力气培训的话,鼓励企业有一到两年比较稳定的使用这个人的期限。这样企业也稳定,让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的技能,因为现在孩子们心气比较浮躁,刚学会一点东西,就觉得自己能干很多活。

  主持人权静:所以绑定一两年是很有必要的。

  俞敏洪:让大学生到基层锻炼也是绑定一到两年,是一样的感觉。

  主持人权静:最后很多网友和朋友们都是非常喜欢您,尤其是作为很多创业者也好还是大学生的精神偶像,在最后借助《两会静距离》平台,在两会期间有没有特别想跟他们说的几句话。

  俞敏洪:就是看准目标,静下心来,认真努力,取得成功,就可以了。

  主持人权静:谢谢俞老师。

  俞敏洪:谢谢权静。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俞敏洪校长在两会期间跟我们进行的连线。现场的分析我们也谈到了,无论对于用工企业还是对求职个体来说,可能有两年的培养期,绑定期也好,相对来说对双方都是比较有好处的一件事。除了首次用工合同之外,不知道都阳老师对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还有哪些创新性的建议?

  都阳:创新性的建议谈不上,理解这个事情,很多人把大学生就业困难和我们的扩招联系起来。现在看我们有民工荒,有工资的上涨,普通工人工资的上涨,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必须要发生,因为我们劳动密集型行业很难去支撑这么高的工资,产业的升级就要求劳动者的技能要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未来的产业如果要顺利的升级的话,必须对接受培训的,有高技能的人才有越来越大的需求。反过头来看,我们的扩招是恰当的,为我们的未来储备了人才。为什么出现就业的困难,俞校长也提到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他所学习的知识在多大程度上是和劳动力市场结合的,如果他的技能,他的大学接受教育没有很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就必然会产生就业市场的困难,就需要我们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

  主持人权静:非常感谢都阳老师今天做客《两会静距离》的现场,在今天短短45分钟时间之内,跟大家详细讨论了当前出现的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能问题总在每年的两会上都会特别引人关注,无论是民工荒还是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每年会出现的,并不是今年才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刚才我们很多嘉宾都给大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将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其中也会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

  无论对农民工还是对于大学生,我们也希望大家都怀着积极的心态,在用自己的努力在社会当中努力打拼,最终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方向,我们也希望在两会之后,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希望更多的中国年轻人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今天要代表各位网友再次感谢来做客《两会静距离》的都阳老师,谢谢您现场的分析,同样感谢各位在连线和之前的视频素材当中对我们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嘉宾们,给我们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想法,希望带给各位网友一些思考。同时今天感谢易茗造型的支持。

  同时提示大家,在明天早上10:45《两会静距离》既然关注焦点话题,明天探讨的是养老问题,也请您届时关注,谢谢您的收看,我们明天再见!     

    附:3月12日两会看点

     李金华: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与网友交流时表示,垄断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有些国有企业不仅垄断了资源,而且垄断了资金,垄断了市场,垄断了产业链,他强调说国有企业的利润社会每个成员都有份,但事实上利润极大部分都留在企业里面。

    全国人大要求公开经批准的国务院各部门预算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表示全国人大今年强力推进预算公开,要求经过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都要公开,其中包括国务院各部门预算,内容包括政府的基本建设情况和政府行政开支情况。据悉目前财政部门所持现金约一成未存入国库,公费出国也未列入预算报告。

    人大财经委建议继续减税

人大财经委在对去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今年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建议财政部,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完善对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增加居民就业和居民收入,扩大社会消费和社会投资;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制定有效征管措施,更好地发挥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

    人大代表建议房奴误买大房可申请破产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提出建议,要对受蛊惑不小心买了大房,但又消费不起的房奴实行破产保护,同时由国家给予救助。对这样一条消息,广大网友也是给予了纷纷热烈的讨论,对于到底存不存在不小心买了大房这种现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欢迎您跟我们互动讨论。

    委员建议开征遗产税控房价

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政协发言,建议考虑开征遗产税、赠与税,提高奢侈品的税幅,引导富有企业家把部分资金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此前,学界认为遗产税相利于打击炒房者、缩小贫富差异。

    李毅中谈工业结构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今日15时,将出席全国人大新闻中心发布会,发布主题为"工业结构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等上午11时也将会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上就是今天所有重要的两会资讯,也提示您在全天给予关注。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