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学库代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 13:54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雷汉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是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推进发展方式实现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我们作为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沿海率先发展城市,一定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优调强产业结构、突出创造创新上下功夫,推进城市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沧州市市长刘学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刘学库说:沧州是河北三个沿海城市之一,在河北“十一五”规划中,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沿海地区要实现率先突破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沧州市委、市政府经过周密细致的规划,确定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第一是围绕建立战略支撑产业,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突破。

  经过认真谋划,沧州制定了“三个三、十个一”的重大产业支持体系,这三个三就是3000万吨油、3000万吨装备新材料、3000万吨管,十个一则是10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PVC、100万吨二甲醚等十大系列化工项目。

  1.按照“油头化身”的思路,瞄准3000万吨炼油能力,突出抓好以华北石化、中捷石化、沧州炼油厂等大型石化企业为重点的炼油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在做大“油头”的同时,努力延长“化身”,推进一批重大化工项目建设,打造绿色、安全、国际石油化工城。去年底,河北省第一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华北石化炼油质量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开工,为沧州实现3000万吨炼油能力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以高端、高压、高附加值和整机生产为目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瞄准3000万吨管道装备制造能力,积极推动管道装备制造业由单一的管道、管件向石油化工设备、石油钻采装备和压力容器设备转变。重点推进了中石油青县装备“神州第一管”、鑫源泰X100管道、宏润风力发电和核电管道制造、达力普铸锻、渤海重工高压合金管等重大项目建设。目前,沧州的管道装备生产能力已达到2200万吨,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管道装备之都。同时,依托泊头机床、东光包装机械、海兴造船等产业基础,积极谋划建设了一批新型机械制造项目,沧州的机械制造业正由零件生产向部件、整机生产转变。

  3.瞄准3000万吨装备新材料生产能力,抓住国家钢铁产业向沿海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了中铁、中钢和石钢搬迁等项目,改写了沧州没有现代大型钢铁企业的历史,为将沧州打造成为冀中南装备新材料制造基地创造了条件。

  第二是全力打造产业聚集平台,在推进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上实现突破。

  沧州开发区、工业园区规模小、层次低,是沧州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坚持走集约、集群发展道路,着眼基础设施共享、企业分工协作、生产衔接配套,推进产业向基地集中、向园区聚集,实现产业的集群发展。在加快推进渤海新区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的同时,重点抓好任丘石化、盐山管道装备、肃宁纺织皮草、河间电线电缆、青县石油装备、孟村弯头管件、泊头铸造与模具、东光纸箱机械等十大产业基地和沧州、任丘、黄骅、吴桥开发区和沧东工业园区、泊头工业园区、东光化工园区、河间保温材料园区、任丘摩托车配件园区、青县韩资工业园区等十大园区建设。按照“布局合理、综合配套、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要求,加快完善了园区和基地发展规划,加快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园区基地的承载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培育了一大批县域支柱产业。去年,沧州开发区、任丘开发区、化工园区完成扩区审批,泊头、青县、盐山、孟村、献县等11个工业园区被批准为省级产业聚集区,全市重点园区入区企业达到3018家。

  第三是大力实施“一造两创”工程,在积极推动企业升位上档上实现突破。

  去年,我市通过深入实施“一造两创”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相关意见和办法,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危困企业,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关联产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努力实现一体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对纳入“一造两创”工程培育系列的企业,在资金、技术、用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推动企业上技改、增投入、扩规模,升级升位,做大做强。

  1.对优势企业实施“再造”工程。推进小企业向中型企业迈进,中型企业向大企业、大集团迈进,大企业、大集团向全国、全省排名前列迈进。重点推动华北石化、中捷石化等十家企业升级改造,再造一批销售收入超30亿、50亿、80亿、10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在县级层面推进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提档升级,再造一批销售收入超3亿、5亿、8亿、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目前,我市的“三五八十”企业已达到115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4家。

  2.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工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提高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扶持了河北华戈、东塑、宏润重工、小洋人、肃宁华斯等10家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迈上新台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去年,河北华斯、新宝丰线缆等4家研发中心被列入省级重点研发中心。

  3.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创优”工程。大力支持企业实施产品质量升级,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沧州已拥有“小洋人”、“怡嘉琦”、“桥防”、“三井”、“京东”、“世兴”等6个中国驰名商标和华字牌钢管、“国欣”牌棉种、“怡嘉琦”牌系列裘皮服装等3个中国名牌产品。

  就是通过这样一些努力,沧州在经济危机集中显现的2009年仍然取得了良好业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0亿元,增长11.5%,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达到210.3亿元,增长3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102亿元,增长39.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85亿元,增长11%,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名列全省前茅。刘学库表示。38c

  特别推荐:

  

  2010年全国两会综合报道会议直播系列

  

  中经在线访谈之“2010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节目1e4

  (责任编辑:刘鎏)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