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管理不能一刀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1日 08:3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讯(记者孟歌王永群)随着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进入中央调控视野,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不对等现状、控制风险成为本次“两会”关注焦点。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风险,大家关注是未雨绸缪,这个风险当然值得重视。至于是否已经很大,还没有足够证据。各地发展不一样,融资平台信用和资产负债情况也不一样,如果问题都很严重,早就暴露出来。”3月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地方政府有大量基础设施需要改善。以安徽为例,2009年全省财政收入155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63.9亿元,财政支出2143.3亿元。支出主要依靠中央转移支付,但中央转移支付需要地方配套。《宪法》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在有限的财力下,地方政府只能将投资缺口集中到投融资平台。

  “往往越是落后地区,投融资公司优质资产少、融资渠道单一、后续资金有限,融资能力差,加上落后地区配套项目多,需要钱多,大规模融资增加了偿债风险。当然,也有部分风险因为管理不善引起,但总体而言,主要由体制造成。”

  “比如,需要地方配套的项目,配套比例是多少没有明确规定。从地方来说,项目不能不要,不要将会更落后,没有钱怎么办?只能靠融资。”沈卫国说,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究其根源,既有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原因,又有现行体制下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的因素;既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又有地方管理缺位,以及没有规范的制度化融资渠道。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国家审计署的报告称,在2009年扩内需项目中,45%的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到位,已有政府投资公司仍难以满足新的投资拉动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此情况下,如果项目信贷融资被堵死,地方融资平台资金链将面临断裂危险,部分上马的一些项目可能遭遇“烂尾”。

  “所以,不能一提到风险,就对地方融资公司一棍子打死。应分类指导,这话说起来象套话,但实际中确实需要这么做。”沈卫国说,即使是评级差的公司,也不能立即关掉。没有启动的项目还需要地方配套,已融资有的用到民生工程,路不能修到一半,否则浪费更大。

  至于解决的办法,沈卫国认为,一方面要严防产生新的不合理债务,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更要紧的是如何清除历史遗留制度问题,确保落实偿债资金来源,有利于地方制定切实可行的偿债计划。另一方面,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需要警惕,但要注意防止“矫枉过正”。为此,他建议,一要规范;二是对风险管理不能简单采取“一刀切”办法;三要从根本上解决事权与财权不匹配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