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96%受访者认为中国不是汽车强国 两会热议强国路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1日 07:25  中国青年报

  高达9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还不是汽车强国

  两会代表热议:汽车强国路 还要走多远?

  本报记者 黄少华

  尽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曾让国人欣喜不已,但这并没有冲昏大家的头脑,近期,某知名汽车网站调查显示,高达96%的受访者认为,中国还不是汽车强国。值得欣慰的是,超过71%的人认为,中国能够成为汽车强国。在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为,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2~3个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是成为汽车强国的标志。

  这个结果,与专家的说法不谋而合。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应该具备三个标志条件:一是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二是要学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三是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撑和引领世界汽车产品的技术进步,并在这一过程中,培育起自主创新的能力。”

  苗圩代表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开始由世界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最终形成若干个像丰田、大众和通用汽车那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集团。此外,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向高端发力等,也都被看作是中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有效途径。

  “要成为汽车强国,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汽车强国的标志是不仅要成为消费大国,同时也要成为研发大国,汽车品牌在世界上能够得到尊重。“中国在人才培养、研发能力、汽车的品牌培养,以及走出国门参与世界汽车市场竞争这些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20~30年的时间。”

  在过去的一年里,吉利这个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因为收购沃尔沃被全世界所认知。同时,吉利顺利完成战略转型,三大品牌布局成功,产品线向高端突围。全球鹰车型熊猫更是在C-NCAP碰撞试验中获得五星安全评价,成为首款获得五星的自主车型。苗圩代表认为,吉利经验的根本是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塑造品牌,用产品换市场,用市场换时间。“吉利经验将激励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转变。”

  在草根崛起的同时,上汽、一汽和东风等国有汽车集团也不甘落后,纷纷发力自主品牌。功夫不负有心人,奔腾、荣威和风神等品牌在2009年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实现销量与利润双丰收。可以说,正是自主品牌企业在过去一年的良好表现,让中国汽车的强国之路不再遥远。

  “只要有合适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规划,只需十年,中国就能在强国圈子里立足。”全国人大代表、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左延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自主轿车品牌占据市场份额超过70%,才能称为汽车强国。“你看看韩国才发展了多少年?但是,如果没有清晰的战略,政策和规划不能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话,那就不是时间的问题了,可能要不了多长时间就沦为代工厂了。”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议案中指出,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但合资品牌依旧是主导,“中国车”品牌尚未打响。“中国车”品牌竞争力的弱势地位,与世界第一大市场形成鲜明的对照。她建议,现阶段是提出、打造并打响“中国车”概念的关键时期,国家应提升到产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和落实自主品牌政府采购政策,同时设定‘中国车’国内市场目标,每年增幅10%,直至达到70%占有率。”

  事实上,综观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强国,都有遍及全球的知名汽车品牌,而且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零部件供应体系完整且有竞争力等。而这些,正是中国汽车努力的方向。可以说,打造汽车强国,是今年两会汽车代表和委员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这也说明,中国汽车已经进入转折的关键时期,只要把握好机会,国家、企业与民众协同努力,这一目标就有可能提前实现。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