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企不应该在房地产市场中搅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8日 18:09  北京晚报

  一套房征60多种税费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万志:据初步统计,我国现阶段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12项之多,涉及房地产的收费达50项,两者共计62项。他说:“据抽样调查部分项目的税费,占到房地产价格的30%至40%,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价!”

  三层次解决高房价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房地产已出现了泡沫,面对泡沫不应回避。”高房价引发的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很多年轻人和中间收入群体面对与日俱增的房价已经心慌了。对于房产供应可分为三层次,一是对低收入者供应廉租房;第二个层次是,让中等收入的人买经济适用房,对于这部分房产,不能完全靠市场去调节;三是对于高收入者,可以依旧提供完全市场化、居住品质更高的高价商品房。

  拿50%土地出让金建保障房

  全国政协委员崔永元:土地出让金是房价高的根本原因,政府应拿出50%至60%甚至100%的土地出让金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抵押保障性住房发融资债券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房地产价格上涨的结果是,开发商、购房者、政府等市场参与者都不是赢家。大家都玩不下去了。开发商必须高价拿地,最新的“地王”往往都是一些新开发商,成熟的开发商都觉得地价高得很难获取利润了,不敢拿地;消费者买不起房;老百姓对房价的抱怨则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加大贫富分化,对政府来说也不是好事。他建议,可以利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打包抵押的方式,发行政府融资债券。

  地产信息应公开

  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房地产应该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市场,土地的出让信息、房产开发量等都应该向社会公布。但现在有些地方政府把其当做自己的资源,并不向社会公开。政府理应把土地转让情况、房屋建筑和销售情况、市场表情指数等都做好统计分析,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向社会发布。

  运用税收杠杆给楼市降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国庆:“如果房地产可以把别的行业挤垮,那么它就会越来越像癌细胞……物业税的开征会增加投机、投资购房者的持有成本,进而遏制这部分购房需求。此外,物业税开征初期的心理意义可能更大于实际意义,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会发生变化。”

  房价上升是必然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学家张泓铭:“中国房价一定是上升的,这是必然趋势。现在我们谈的限制房价上涨,其实只能是期望它‘收敛式’地增长”。

  张泓铭认为,央企不仅不应该捣鼓“地王”,而且也不应该在房地产市场中再搅和,也就是说可以退出房地产市场了。“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的手段是:要对央企系的房地产企业产权和经营项目产权,采取市场交易的手段,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予以转让。这里的关键是公开、透明,要重点防范内部人弄虚作假、侵吞国有资产的舞弊行为。” 赵喜斌 整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