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贺强提案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3日 09:56  新浪财经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 贺强

  环境、能源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工业革命以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整个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联合国多次召开峰会协调各国利益,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协议,其中以《京都议定书》首次提出的排放权交易制度尤为引人注目。虽然世界各国未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就减排目标达成一致意见,但都纷纷提出要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行“绿色新政”,走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

  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一种新潮流。世界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中,呈现出许多明显特征。主要包括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的;以促进节能环保为核心;以关注低碳研究为基础;以寻求技术突破为动力;以活跃碳交易为手段和以发展低碳金融为支撑等方面。

  我国建国六十年以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正在逐步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运行中都存在着能源消耗大、使用效率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频频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

  根据历史经验,每当我国经济增长率高于12%,经济就会过热,由此受到资源瓶颈与环境瓶颈的制约;经济增长率低于8%,经济就会过冷,又遇到新生人口瓶颈、新增老年人口瓶颈和新增就业瓶颈的制约,这三大瓶颈的制约要求我们必须维持较快的增长。因此,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必须维持在较高的区间,但又只能在几个百分点的狭窄空间运行才算稳定发展,突破这一空间就必须用政策来调控。经济稳定发展和政策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这种粗放经营式的、外延扩大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彻底改变。因此,我们要走出一条在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依靠技术创新,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来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这是一种集约经营式的、内涵扩大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所要走的道路正是低碳经济之路。只有走低碳经济之路,我们才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忽冷忽热,以及不断使用宏观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状况。

  目前,中国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要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经被确定为未来的经济工作重点。2010年2月24日,胡总书记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确保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培育以节能环保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一、建议国家立法部门尽快健全与碳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环保部门在执法时有法可依。同时,提高碳排放源的监测水平,加强碳排放量的监管水平并加大对超额碳排放的惩罚力度,做到执法必严。

  二、建议国家发改委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建立“低碳评估体系”。为兑现我国政府40%-45%的单位GDP碳强度下降的承诺,建议将总指标层层分解,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成为今后10年考核各地经济工作的关键指标。

  三、运用产业政策引导整个低碳产业体系的发展。建议将低碳产业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力争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逐步增加低碳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重。重点扶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等产业,着重加速发展太阳能、水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低碳能源。

  四、制定全方位的财政、金融优惠政策,大力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低碳经济的转型。首先,需要深化低碳领域的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如逐步开始征收资源税和碳税,并将部分税款专项用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使用。其次,在借鉴“赤道原则”等国际金融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政策。鼓励各金融机构设立与低碳金融相关的业务部门,为从事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企业及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四、探索整合中国本土的碳交易市场。为现有多家碳交易所提供一个自动报价系统,使各家区域性交易所能够实现远程信息共享。统一的交易市场不仅能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透明的对话机制,还能够通过竞价机制实现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    

  五、建议证监会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低碳领域的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借此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推进低碳经济主体的市场化与规模化发展。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