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始于去年9月的国土部、证监会、银监会联合对房企土地融资把关工作,今年将有更大的动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从权威渠道获悉,今年国土部将可能出台相关细则,对房地产企业非法取得土地、囤地、不按时开发等各种土地违法行为进行认定,从而作为“两会”审核房企土地抵押贷款、土地资产融资的重要依据。
土地违法认定缺乏细则
“三部委联动”工作始于去年9月,受证监会之邀,国土部对上市房企的拿地、土地使用和开发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作为证监会对土地融资审核把关的依据。这些信息大部分来自于上市房企的公告。
同时,国土部还配合证监会,对部分申请IPO和再融资房地产企业中的25个涉嫌违规用地项目进行清查,核查内容包括农用地核用和征收、土地使用权取得、土地出让合同履行、国有土地使用证取得、动工和开发建设以及转让等情况。
根据媒体报道,25个被清查项目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山西、辽宁、吉林等15个省市,按要求核查结果应于2009年12月31日前形成书面报告。
“根据这些工作,去年确实‘卡’了一些土地融资的企业,但由于尚未形成制度,对土地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比较简单。”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他还表示,今年国土部将会出台具体的标准,对房地产企业非法取得土地、囤地、不按时开发等土地违法行为进行认定。
2008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规定,对“房地产项目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不足1/4的企业”,应审慎贷款和核准融资,对违法用地项目不得提供贷款和上市融资。
上述人士表示,与花样百出的土地违法行为相比,这些规定显得过于简单,企业很容易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规避。因此,需要出台更加细致的认定标准,作为对房企进行土地资信审核的重要依据。
规范企业融资渠道
从国土部近期的表态来看,“三部委联动”将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在今年1月28日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说,“我们帮助银监会审核土地抵押贷款的准入,帮助证监会审核土地资产融资的准入,这是参与宏观调控的很大一件事情。”他还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强与银监会、证监会的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防范系统性风险。
国土部的一位权威人士向记者表示,很多企业都将土地作为其重要的资产,尤其对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企业来说,土地作为融资渠道的作用更加明显。
他还表示,在去年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土地作为抵押品的动力很足,土地贷款的规模越来越大,其中隐藏着很大的金融风险。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的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不规范,制度漏洞较多,需要多个部门联合监管。他还表示,若上述标准得以出台,企业的融资门槛将会提高。
上述国土部人士还表示,除明确土地融资和土地抵押贷款的审核标准外,国土部今年还将继续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