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编:庄严 编导:井天增 摄像:樊建恩)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再次关注广东陆丰市碣石镇的走私旧服装。2009年10月份我们栏目连续两次报道了碣石镇洋垃圾服装泛滥的情况后,规模庞大的走私倒卖旧服装产业以及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几个月过去了,不仅当地政府持续打击的力度未减,碣石镇也正经历着一场艰难的转型。今天我们就跟随记者再次重访碣石镇。
当记者再次来到碣石镇的时候,看到大街小巷都悬挂着打击走私旧服装的标语,在镇里最为繁华的玄武大道上,还有一辆镇政府的宣传车在向市民讲解走私旧服装的危害。为了让家家户户都知道走私旧服装的巨大危害,当地政府还把宣传工作做到了小学里。在碣石镇小学,记者看到,校园里张贴着打击走私旧服装的横幅,还有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在向学生发放宣传册。
“以前有没有见过就是有些人家是卖这个旧服装的?”
“有,一些家庭就有,一些商家做工。”
“做工?”
“卖到别的地方去。”
“知不知道有什么危害?”
“它里面含有病毒含有病菌会波及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那觉得像我们平时这些小学生看到别人在卖旧衣服的时候,你们会去?”
“报警,跟警察叔叔们说。”
就在3个月前,碣石的走私旧服装产业的却非常猖獗。碣石镇位于广东省陆丰市,是陆丰三大镇之一,因渔业和圣诞品加工而在当地小有名气。然而在碣石,还有一门规模庞大、参与人数众多的生意,那就是走私旧服装的倒卖。2009年10月份,记者在碣石镇新饶村采访时发现,这里的每条巷子都密密麻麻的开满了店铺,而几乎每家店铺里都在经营旧衣服。有的店正在对大捆的衣服进行拆包,画面上的这一家店正在在对旧衣服进行抛光和熨烫,还有的店里挂着已经处理完毕的衣服,当做样品展示给客户。而在这些狭窄的巷子里,还有一辆接一辆的两轮和三轮摩托在来回穿梭,源源不断地将满车的旧衣服运到自己的店里去。而这些从国外走私入境的、携带大量病菌的旧衣服,在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就被当做新衣服销往全国各地。
“河南、湖北、东北,大部分各个省都在我这里拿货,拿很多,省的话就像浙江、福建、湖南那些,基本上哪个省都有过来买的。”
据了解,在碣石镇,洋垃圾服装店主要集中于三家村、道井和新饶等地,从事洋垃圾服装加工和销售的商户有上千家,曾经做过这种生意的小张告诉记者,在生意红火的时候,某些批发商的收入极为可观。
知情者小张:“你看成本那么低,一件都,几块钱能卖到十多块,十多块,外省(进货)多的话,一个月大概就是有十多万二十万可以赚。”
刚才看到的那段画面是三个多月前,我们记者第一次探访碣石镇的时候拍摄到的。那个时候的碣石镇俨然还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洋垃圾服装集散地。
这种藏身在密如蛛网的小巷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店铺,虽然门脸不大,但它们每年做成的生意却不小。
据知情人介绍,这个镇从事洋垃圾服装加工和销售的商户一度超过了万家,每年卖出去的旧衣服有上亿件,如果按重量算也有十几万吨。
正因为利益巨大,为了让碣石镇摆脱对洋垃圾服装的依赖,当地政府顶着巨大的压力,铁腕根治这一顽疾。
据碣石镇政府透露,当地已经查处从事旧服装加工和买卖的家庭有800多户,涉及村民4000多人,这些人把旧服装买卖当成了维持生计的主要收入来源,正是因为走私旧服装的生意已经成为一部分当地人维持生计甚至发家致富的手段,所以在随后的整治过程中,执法队伍遭遇了巨大的阻力。女:我也注意到,在刚才的镜头里,执法人员重拳出击,但在碣石镇依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画面上是广东陆丰市9部门10月22号联合行动,在碣石镇新饶社区的一处空地上,焚烧收缴的洋垃圾服装,数十吨通过走私入境的旧服装被付之一炬,熊熊大火持续燃烧了将近一个小时,大量衣物燃烧形成的烟雾也高达数十米。
广东省汕尾市副市长陈样新:“最近以来,媒体报道了我们这个碣石地区非法经营这个旧服装的情况后,作为市委市政府迅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整顿,力度是很大的。”
10月22号下午1点半左右,汕尾下辖的陆丰市共组织出动了打私、公安、海关、武警边防、工商、环保等9个部门,动用了6部挖掘机、3部消防 车和5部宣传车,对碣石镇的洋垃圾服装窝点进行清理,整治的重点地区正是我栏目之前报道过的新饶社区三家村等地。在清理旧服装经营门店时,执法人员与当地群众一道,利用铁锨、撬杠等工具,逐门逐户对非法门店进行地毯式清查。
陈样新:“对这个清理清查旧服装的地下门店以及储存点,储存点我们清理了220多家,铲除了遗留的旧服装非法经营这个棚就是299家,还收缴了旧服装是1930多捆。”
为了保证清理工作顺利完成,当地政府还动用了非常规的执法力量。画面上这支头副武装的队伍由公安和武警边防队员组成,共400多人,所有队员都头戴 钢盔、身穿防护服,有的队员还穿着防暴服、手持盾牌和武警专用的应急棍,再加上工商、城管等部门,这次行动的执法人员超过了800人。然而记者了解到,即便是这么庞大的执法力量,在清理洋垃圾服装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陈样新:“当时有一个村里面它这个,是这么个情况,新饶村它的人数是1千来户,五千多人,当时都在拆的时候,涉及他们个人的利益比较大一点,就变成 (车头)要出来堵路。”
在政府执法部门实施清理的时候,执法队伍和村民僵持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得知整治活动陷入困境之后,陆丰市委书记陈增新、市长杨来发迅速赶到现场,指挥清理行动并对村民进行教育、说服工作,一直到了下午5点左右,清理队伍和掘土机才开进三家村加工走私旧服装的窝点。随着掘土机铲斗上下翻飞,曾经遍布新饶一带、堆满了洋垃圾服装的大型铁皮房纷纷在隆隆声中倒下。
孟军:“这个是在我省来说都是比较罕见的,而且这么多的新闻媒体对这个事件进行了曝光,在我省应该说是反走私,从改革开放以来这个30多年来,30多年来还是20年来,这个以来基本上没有过的。00:03:58尤其近十多年来没有过,所以这个这次整治力度,省政府下的决定,三级政府包括汕尾市政府还有陆丰市政府下的决心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过去的三个多月中,陆丰一共收缴走私旧服装2996捆,共计310多吨,对用作非法窝点的违章建筑物拆除面积也高达1万平方米,当地洋垃圾服装泛滥的情况基本得到遏制。与此同时,对于涉案的犯罪分子和政府官员,有关部门也展开了追捕和责任追究,截至目前,查扣走私旧服装运输车辆5辆、刑事拘留非法运输走私旧服装人员7人。
孟军:“我们也先后掌握了四名为首分子,现在还在布控和追逃之中。同时对个别的违法分子也进行了拘捕,现在案件都在进一步的审理过程中,那同时对这个幕后保护伞的问题,那我们的监察和纪检部门,也是广泛的发动群众设立举报信箱,接受这老百姓这些举报,那么我们可能对有关部门和有关个人会追究一定的责任”
由此可见,在碣石镇倒卖洋垃圾服装绝不仅仅是个别村民的交易行为,而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经济毒瘤。
碣石镇地处粤东沿海,位置偏僻,人多地少,渔业资源也算不上丰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当地就有人从事走私倒卖洋垃圾服装,虽然政府部门多次整治,但一直打而不绝。那么,这一次大规模打击行动之后,能不能彻底让碣石走出洋垃圾服装的阴影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碣石镇从事走私倒卖洋垃圾服装这门肮脏的特色产业,前后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镇上老老少少不少人都参与了这条灰色产业链,以此为生。
所以,仅仅靠政府打击并不能铲除这个经济毒瘤。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让碣石镇找到经济增长点,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来?然而,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
在陆丰,记者见到了碣石镇委副书记林美亮,他告诉记者,碣石加工经营走私旧服装的问题已经存在多年,镇上历来都很重视。在过去的几年间,陆丰和碣石镇政府一直在努力打击走私旧服装,几乎每年都有几十次大大小小的打击行动,然而在去年10月,当媒体突然集中曝出碣石镇走私旧服装的产业规模是如此庞大时,连碣石镇的官员们都觉得非常吃惊。
“我就知道,当你们看到媒体上爆出来那么多人家做这个生意,你们惊讶不惊讶?”
“那当然,当然惊讶。”
“你们是不是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多?”
“是。”
“当时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你们有没有在一起商量过,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况”
“我们就经常打击,因为我们也经常有稽查,但是就是说我们掌握的就是说我们一打击,他们这些经营者他就从公开摆卖就是转移到城乡结合部去地下交易,相对隐蔽起来,就这么一种情况。”
在每次打击行动中,村民们都会化整为零,把大批旧服装转移出去,等到风头过后再运回来,这使得打击行动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更令碣石镇政府头疼的是,他们连一支像样的执法力量都没有。
“因为这个我们政府又没有专门的打击的队伍,就只有靠综治办(综合治理办公室)几个人,他们去打击。所以这些走私分子他就跟着我们综治办,我上午讲了就是说你综治办到哪里,他就跟踪,跟踪×进来,他就进来。”
事实上,碣石镇政府一直鼓励村民放弃经营走私旧服装,选择正当职业,但当地经济并不发达,对于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镇上显得力不从心。
“其实这个问题也有很多年了,但是到最后被媒体爆出来已经规模相当大,是不是之前工作当中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工作当中还有一些空白的地方?”
“重视我们是重视,我们每一次×基本上召开会都有这个问题,领导群体走正道,从正业,不要去经营这些旧服装,但是有一些,因为我们当地经济不发达,人又多,人口多又没有什么其他的,可以做的事,工厂或者那其他的,这些人都闲着没事,反正就是说,既然有这样就,就做,从很小的这样去做,大概就是这样。”
广东省打私办副主任孟军告诉记者,走私旧服装屡打不绝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碣石镇少数官员对经济发展的错误认识。
“应该说(碣石)当地政府应该说是认识不到位,在发展经济这条思路上首先是认识不到位。因为从走私这个说,我们讲的是危害,但是从我们例子可以看,可以看得到的,打击走私这么多年,过去走私猖獗的地方,到现在的经济都没有富起来。因为它是只富了少数人,少数人谋取了利益,但是给我们的经济,长期发展或者我们局部地区的发展,只是有弊没有利的。同时他也害了一批领导干部,害了一批领导干部。从我们几个大的案例,过去的案例这方面都是血的教训。”
孟军的这番话,我想在碣石镇的老百姓听来,应该有切肤之痛。确实,这么多年的经历已经证明,走私旧服装并没有给碣石带来真正的富裕,相反却留下了一个不好听的名声。
现在大家也都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与赚钱多少还不能完全画等号,只有踏踏实实地改善环境,办实业,走正道,碣石镇才有前途。
对很多村民来说,转型已经开始了。尽管还有一些现实的困难,但他们也知道这条转型之路没有退路。
在以往走私旧服装生意最为猖獗的新饶村记者看到,那些曾经堆满了旧服装的仓库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工人们正在清理被强行拆除的寮棚,地上还随处可见残破的旧服装。而就在废墟的旁边,为了发展当地经济,镇政府修已经建起了一条崭新的水泥路。
“为了引导群众走正道发展健康经济,我们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长2公里宽7米的这个××至新饶大道,帮助群众提高交通的环境。群众这个转场以后,有的加工水产品的有些就搬工厂的,通过修好这个大道帮助群众跟外面比较好的连接,让他们找到新的出路,发展更好的经济。”
小李是碣石镇新饶村村民,就在几个月前,他和村里很多人一样,也在做走私旧服装的生意,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专门腾出来几间屋子,用来存放旧服装。
“以前那些旧衣服就放在这里?”
“就放在这里。”
“放多少大概?”
“几包,几十包,都是散的。”
“一包应该有几百件?”
“没有没有,没有几百件的。”
“小包几十件?”
“是啊,小包,几十件,十几件,十多件就有。”
“之前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旧衣服?”
“是啊,以前都是在这里都是一样的,现在就没有了,一般都是改行了。”
小李告诉记者,以往,很多村民只知道加工和经营旧服装见不得光,但并不清楚是违法行为,最近几个月,在政府展开全面清理行动之后,村里所有的走私旧服装都被收缴一空,非法经营的档口也全部被关闭,他才意识到,这个生意是不能再做了,于是转行做起了海产品生意,主要是从渔民手里收购墨鱼和鱿鱼之后,加工成鱼干出售。
“一个月挣多少钱?”
“那个船出去有的赚,船没出去我们就没有,收入不一定的。”
“一般来讲?”
“一般来讲,可能一个月一千、两千都有。”
小李告诉记者,以往从事旧服装买卖时,由于规模较小,自己每个月的收入也只是1000多元,虽然目前的收入也不算高,但相比而言,现在的钱挣的不再那么提心吊胆。
“那以前做那个不是心里也有一些压力?”
“那肯定有的了,现在我们做这种就比较安定一点,生活就比较好一点。”
然而,在800多户从事旧服装加工、买卖的村民当中,像小李这样顺利转行的并不多,大多数村民在失去了旧服装这个主要的收入来源之后,生活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小罗也是新饶村村民,就在三个月前,他家里经营的所有旧衣服都被烧掉了。
“那你原来衣服都怎么处理了?”
“我都拿去烧掉了。”
“烧掉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心疼,毕竟还是拿钱进过来的?”
“心疼都是有一点心疼的,但是没办法,支持那个政府。支持政府是应该要烧掉,(细菌)污染太大。”
旧服装被处理掉之后,由于没有本钱做其它生意,小罗只能凭着以前学习的技术,帮村民修理家用电器,但收入非常微薄。
“生意现在很差。现在电器很便宜,修的时候,5块钱、10块钱人家都咕咕叫。”
小罗家有四口人,孩子很快又要上学,收入的不稳定让他非常发愁,他告诉记者,在新饶村,像他这样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还有很多。
“影响很大,现在都失业人口多,现在都,有一些都,买几斤米都没有,都没有什么工作,然后做那个体力工做不出来,那个买米都没有钱去买。00:04:47现在很困难,现在的生活都很困难。”
事实上,小罗并不是不想去打工养家,而是没有工厂可去。在碣石镇,规模较大的工厂并不多,当地经济主要依赖三个产业:圣诞品加工、渔业和旅游业,其中,圣诞品加工业历史悠久、制作精美,产品远销欧美各国,在创造了大量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吸纳了大批的本地劳动力。然而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来自国外的圣诞品订单锐减,很多工厂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加工作坊收入都大幅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像小罗这样的村民,迫切希望政府能尽快引入一批工厂,吸纳当地的剩余劳动力。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接下来我,有厂的,政府要来一个厂,我就可以先进去一个厂,培训一下”。
“你比较希望做什么样的工作?”
“现在有什么工作我都可以做,是这样,现在没有工作就麻烦了,经济麻烦了。”
“有这个工厂的话,把你进去,一个月给你发多少钱你就可以接受?”
“一千多一点。”
在碣石镇转型过程中,像小罗这样的困难,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为切实解决碣石地区劳动力就业问题,他们想方设法引导老百姓转移就业。
这几个月来,一方面当地在继续整治走私旧服装产业,另一方面,一场场用工招聘会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招商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在短期内迅速引入一批工厂,解决碣石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陆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多次组织“双转移”招聘会,引导当地群众转移就业。
“双转移是把珠江三角洲,资金或者技术到我们粤东地区来进行投资,然后一个双转移把我们粤东的剩余的劳动力输送给他,就叫双转移。”
“因为碣石这些卖旧服装的这些失业了,失业了我们通过劳动部门进行招生培训,培训了以后进行去招聘,我们今年就是两次去碣石镇,开了两次招聘会,招聘会就是经常参加的有800多个人,达成意向也是几百人,现场成功的就是400多个人”
除了向深圳、广州等地的企业尽可能输送劳动力,当地政府还想法设法与本地企业协商,扩大招工规模。
“我们碣石镇旧服装那个经营点取缔以后,我们党委政府就鼓励工厂扩建扩产,吸纳有关的人,鼓励原来经营旧服装的人员转场转业,到目前为止近两三个月来大概转场到养殖业的有100多个人,工厂方面呢我们本镇有100多加工厂,转场到工厂做工的有300多人,其中这个(精工组)这个厂吸纳进来的就有几十个人。就还有鼓励一部分人出去,出外打工谋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陆丰市政府和碣石镇政府陆续解决了800多人的就业问题,这些以往从事走私旧服装买卖的村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有从事海产品加工的,有去珠三角打工的,也有被当地企业吸纳的。但和4000多人的总数相比,就业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的村民,比例仅占五分之一,相关政府部门认为,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在这里人的就业观念还没有改变,真正彻底还没有改变,没有改变的原因,一个就是文化低,素质低一点。所以他的,宁愿在家门口赚几百块钱,也不愿意到珠江三角洲在那里赚个一千多块钱,所以他认为,反正我这几百块钱够生活就行了,温饱比较保证,所以他就不愿意出去,就业观念还是彻底没有改变,所以说我们下来也准备把这个宣传到每一个村庄里面去。”
临近春节,为了安抚还未安排就业的村民,陆丰市和碣石镇两级政府专门成立了驻村工作组,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方面宣传政府政策,另一方面也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自力更生,尽快找到正当的收入来源。
“这段时间,各家各户还是以自己经营为主,自己去努力,自己去打工来解决自己生活问题,一个过程。”
“所以他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事情目前的问题,由他自己为主来处理这个问题,靠政府来帮忙这个救济的一般这个,不想这么做。又不是什么五保户又不是贫困户,又不是寡妇又不是伤残户什么的,健康的,因为这个旧服装取缔之后,健康的家庭还是靠自己去解决问题,目前这个过渡时期大概是这样子。”
半小时观察:“生态”经济是经济持续发展之道
碣石镇走私洋垃圾服装存在多年,说到根本还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能否根治?还在于地方经济能否找到出路?在这已经历时三个多月的整治行动中,当地政府的转产转业思路也逐渐明晰了起来。为扶持当地圣诞产业发展,拓宽就业门路,发展健康经济,碣石镇已经规划了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在此基础上,准备结合转产转业人员的特点,积极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同时,他们还将发挥碣石地处沿海、工业基础较好、旅游资源幸富的优势,着力兴办轻工加工基地、旅游基地、海洋产业基地和农业开发基地,增加百姓收入。
希望一个新的碣石镇能让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