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务院公布稳定楼市举措 二套房贷首付不低于40%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1日 14:26  新闻晨报

  □综合晨报记者徐运、新华社报道

  国务院办公厅昨日发布 《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公布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举措。其中比较引人瞩目的是,通知要求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出台新规定,主要是为了抑制非改善型住房的二套房购买需求,支持真正有刚性需求的老百姓自住购房。

  事实上,有关“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的相关规定,之前就已经出台。但在执行层面上,一直都有“可商量”的余地。

  “此次国务院重申二套房贷首付不低于40%,应该会使银行收紧对二套房贷款的审批,以往 ‘好商量’的情况估计很难实现。 ”易居臣信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师杨晨青说。

  抑制炒房:

  重申二套房贷首付须4成

  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同时,要严格二套住房购房贷款管理,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另外,继续实施差别化的住房税收政策。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个人购买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首次购房与非首次购房的差别化税收政策。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一律不得给予相关税收优惠。同时,要加快研究完善住房税收政策。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二套房贷”政策出台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坚持“二套房4成首付”的规定。但在去年年初,有些银行对已经还清之前房贷的客户,再次贷款不算第二套,而且多套房的购买者可以贷到7成贷款。

  杨晨青表示,从去年以来,至少8成的购房者需要贷款,其中多数投资客是利用贷款炒房,通知影响的也将主要是这些非改善型需求的投资客。不过,现在仍然活跃的少数投资客,其投资楼盘主要在一些市中心高档区域,如静安、卢湾等区域,这些人基本都是资金雄厚,打算做长期投资和财富保值的人。规范预售:

  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

  通知要求,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建商品房、存量房交易合同网上备案制度,加大交易资金监管力度。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价格等有关部门要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在房地产开发、销售和中介服务中的价格欺诈、哄抬房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行为。

  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偷漏税行为的查处力度。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明确责任

  稳定市场,省级政府负总责

  通知指出,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房地产市场情况,认真落实差别化的土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抓紧清理和纠正地方出台的越权减免税以及其他与中央调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规定。

  对于境外机构和个人在境内投资购买房地产的,要严格按照现行政策执行。要按照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增加有效供给、完善相关政策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通知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情况的检查和指导,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和城市要进行重点督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加大对市、县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相关链接]

  国务院通知其他重要内容

  ●拖欠土地款的开发商买地将受限制

  各地要综合考虑土地价格、价款缴纳、合同约定开发时限及企业闲置地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内容,探索土地出让综合评标方法。对拖欠土地价款、违反合同约定的单位和个人,要限制其参与土地出让活动。从严控制商品住房项目单宗土地出让面积。

  ●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对已批未建、已建未售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要采取促开工、促上市措施,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和销售。要适当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扩大经济适用住房供应范围。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切实增加限价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防止境外“热钱”冲击我国市场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和跨境投融资活动的监控,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防止境外“热钱”冲击我国市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