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房地产微调已然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 14:31  深圳晚报

  胡文

  有人说,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仅要看提了什么,更要看没提什么。

  先看提了什么。在保持家电、汽车等消费政策连续性的同时,会议提出,要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主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前者是直接促进消费,后者是从深层次促进消费。对“促消费”着墨如此之多,在往年实不多见。

  再看没提什么。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对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背景下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提法被“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所取代。因此,如果说2009年关键词是“保增长 保民生”,2010年关键词就是“调结构 促消费”了。

  联想到此前温家宝总理在上海考察保障性住房工程的讲话,更可见中央的用意所在。温家宝表示,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让城市广大中低收入者安居乐业。同时,要抑制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显然,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廉租房建设受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由此,还想到了“房地产拯救中国”的命题。它由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首先提出。他认为,房地产不仅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还是先导产业。房地产业在给其他行业制造需求,没有房地产和工业地产的发展,就不会带动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其次,房地产本身还是投入品,发展其他行业需要房地产提供生产资料和载体。房地产是提供内需的重点。没有房地产业,其他行业根本就没法发展。

  但董藩强调的只是硬币的一面。与此相反的观点是,购房带来的是“伪消费”,呈现“挤出效应”——它预支了两三代人几十年的消费能力,甚至有专家认为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就认为,房地产对经济的确有拉动作用,但主要应来自于普通商品房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他特别建议应少建经济适用房,大力建设公共租赁房。这恰是香港的成功做法。

  巧合的是,正是在深圳代市长王荣考察香港公屋工程之后,深圳于前天公布了《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0年度实施计划》以征求公众意见。该计划提出,2010年度深圳计划建设各类住房9.52万套,其中商品房7.29万套、保障性住房2.23万套。保障性住房中,经济适用住房4460套;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1.78万套。并首次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以租为主”的原则。2009年度,深圳计划兴建保障性住房2.57万套,其中经适房8900套;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1.68万套。两相比较,总量有所减少,但主要少在经适房——明年经适房的数量减少了一半,公租房在保障性住房中的比例则大幅上升。在商品房中,90平方米的新房比例将达到70%,这同样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的要求相吻合。

  因此,仅从“促消费”的角度观察,对房地产的微调已然开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