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屈臣氏被指卖山寨货 生产商称销量超大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2日 04:12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卢肖红 发自广州

  近日,一篇名为“看屈臣氏里面的山寨美妆品,忽悠你没商量”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帖中所谓的“山寨”护肤品在屈臣氏非自有品牌的销量已经非常可观,甚至远超玉兰油、资生堂等大牌。

  屈臣氏公关部对此回应称,屈臣氏作为零售商,已经按照国家规定尽到相关的审查义务。并表示网友所质疑的所谓“山寨”产品,其他大型渠道商也有销售。

  外观包装“疑似”大牌

  此次网友热议的“山寨护肤品”,主要由于其外观与知名品牌较为相似,可能对消费者存在一定误导。

  有网友认为,屈臣氏销售的韩伊化妆品橄榄油系列,其包装与法国知名品牌“欧舒丹”相似度达到了85%。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赵绍华律师表示,如在外观设计中故意弱化品牌,可被判定为侵权;即使没有弱化品牌,若外观设计相似度极高,也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

  屈臣氏公关部则表示,屈臣氏自有品牌的产品在推出市场前,会进行市场调查,针对消费者喜欢的元素进行外观设计。

  记者近日走访屈臣氏位于广州的多家门店,发现网上所指的“山寨”化妆品确实有售。其中,limi(里美)系列护肤品在屈臣氏热卖,而它的外观与韩国知名化妆品牌SKINFOOD较为相似,网友评价二者相似度达70%。销售人员介绍,limi是法国维真下面的一个品牌,原料来自于法国,在广州分装。

  limi生产商广州雅纯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纯制造)工作人员李胜表示,“大品牌的设计、风格处在潮流的前端,二线品牌向他们靠拢很正常。”李胜认为,这不存在所谓的“山寨”说法。

  雅纯制造厂厂长刘山介绍:“limi的每一个标签图案都有一个卡通故事,至于相似的瓶型,其实SKINFOOD也是在中国加工的瓶型,是通模做出来的。”

  limi品牌拥有者、深圳市维真化妆品有限公司则表示,负责人出差在国外,暂时无法回复。

  屈臣氏公关部表示,网上所谓的“山寨”护肤品,有相当部分其实并未在屈臣氏销售,“‘山寨’多是质量差的产品,屈臣氏在产品质量上是有保障的。作为一个大型连锁零售商,屈臣氏已经按照国家规定尽到相关的审查义务。”

  今年7月,在内地市场深耕20年的屈臣氏宣布,将在2011年前在内地开设1000家门店,是目前500家门店的两倍。屈臣氏中国董事总经理罗敬仁此前表示,仍会将80%的精力放在护肤、美发和彩妆产品上。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今,每年屈臣氏保持可比销售增长接近10%,总销售增长超过30%。

  “山寨”销量已超大牌?

  1957年涉足化妆品的韩国SKINFOOD,以及2006年才起步的limi,其产品外观相似、包装风格雷同,甚至连官网的卡通风格、温暖的主色调都十分相似。广东思哲律师事务所律师国晓利认为,若SKINFOOD外观瓶已申请专利,那么其他厂家使用可能会涉嫌侵权。“但如果没有申请专利,其他厂家模仿并没有问题。”

  记者随后联系SKINFOOD经理南泰炫,他表示目前在韩国出差,暂不便回应。

  网友口中的“山寨”护肤品,其质量到底如何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了limi的生产厂家——雅纯制造位于广州的马务联合工业区,该工业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外观已显残旧。记者来到雅纯制造的5号厂房,几个生产人员正在一楼的入口,捣腾着一罐罐的原料。

  与limi可爱的包装和屈臣氏热卖的场景相比,工厂显得有点陈旧。厂长刘山倒也开门见山:“是不是觉得这里很破烂?本来2000年我们就想搬了,但因故搁浅了下来。别看外边残旧,生产线是很干净的,外墙我们没有办法。”

  据介绍,雅纯制造1997年建立,从建立至今一直都在这儿生产,是一个年产值3000万~4000万元的化妆品OEM/ODM厂。

  “limi不单在屈臣氏销售,在其他大型连锁渠道也有。据我们掌握的数据,现在limi在屈臣氏的外来品牌中,销量已经超过玉兰油、资生堂等大品牌,排在第一位,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刘山介绍,因为limi的异军突起,甚至连屈臣氏、宝洁都在研究它的成功之道。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维真成立于2005年,短短4年已稳居屈臣氏销量第一名,超越玉兰油、欧莱雅、妮维雅等大品牌在屈臣氏的销量,在沃尔玛的销量排第四名。旗下两个品牌limi和DR.magic(魔法医生)覆盖了屈臣氏、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渠道。limi2006年上市,DR.magic2008年上市,都仅用了半年时间销售就过亿元。

  效果多数“无功无过”

  “对一些‘山寨’护肤品我很了解,大的问题不会有,主要还是成分缺失,这类护肤品‘无功无过’。”研发美容护肤产品多年的专业人士王伟(化名)表示。

  王伟称,目前市面上的“山寨”化妆品主要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成分的缺失,二是存在违禁添加现象。违禁添加的多是功效性产品,如美白、祛痘等产品。“消费者需要效果,他们往往就会添加一些违禁品。”

  据王伟介绍,目前广州聚集了全国化妆品厂家和品牌的2/3。“有些产品曾经是出过事的,但过几年后再次在市面上销售。毕竟化妆品牌子太多了,消费者很难注意到它以前是否出过问题。”

  广州晖琳美容保健品公司总经理郑光耀向《每日经济新闻》坦言:“如果严格按照包装上所写的成分生产,那么就绝不止现在市面上的价格。”

  “目前大部分‘山寨’化妆品的价格都偏低,很多成分都是一些较为便宜的原料。”郑光耀说,“比如现在炒得很火的胶原蛋白,其实很多都是用甘油代替。但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用的到底是胶原蛋白还是甘油,因为两者都会有相似的效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二三十元钱的洗面奶,生产成本大多在每公斤3~5元。”该人士拥有自己的化妆品公司,他透露公司的洗面奶均是论公斤卖,每公斤50元就算比较好的了;包装后100克一瓶,每瓶5元。“算起来包装比涂脸的还贵。”他表示,现在市面上充斥着每公斤3~5元的产品,成分可疑。

  该人士介绍,现在化妆品行业高达80%的产品以OEM/ODM为主。“大部分的生产厂家都有一定的规模。不过在卫生方面却参差不齐,有些容器甚至不会消毒。”

  大量利润被广告和渠道吞噬

  据介绍,目前整个化妆品行业处于微利水平,渠道与广告占据了大部分的利润,许多产品的广告甚至占到全部利润的50%以上。对于那些小品牌而言,想吸引经销商只能采取低价策略,而零售价却往往可以达到进价的3倍以上。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举例,该公司一款标价96元的产品,经销商拿货按五折算48元。同时经销商并不会按照公司所标的96元卖给顾客,而是卖150元。“我们在全国有500多家经销商,但统计发现只有3家是按我们的标价在卖。”

  他表示,欧莱雅等大品牌按6.5折的价格进货,卖价都是统一的,经销商即使薄利都愿意卖欧莱雅的产品,就是因为看中了品牌的名气。但如果不是名牌产品,需要厂家给经销商更多的利润,经销商才会代理。

  这无疑导致小品牌厂家要不断追求成本最低化,在其他成本无法降低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偷工减料”等手段来降低成本。像这样的“山寨”化妆品,对消费者来说,的确也只能是一个“无功无过”的日用品而已。

  (每经记者严翠对本文亦有贡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