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冯海宁:靠农地入市打压高房价不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6日 14:43  钱江晚报

  冯海宁(媒体从业者)

  不可否认,农地入市将改变土地供求关系,从而改变开发商预期,减少囤地。然而,在地方政府紧握土地财政不放弃、对开发商囤地视而不见等现实国情下,农地入市效果几何,值得怀疑。

  土地财政不变的情况下,不排除地方政府在农地入市过程中通过控制土地指标和出让流程达到继续控制土地出让的目的。尤其是,目前的征地制度是影响农地入市的关键因素,能否彻底废除这一制度有待观察。

  毫无疑问,农地入市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曲折在于农民与地方政府存在激烈博弈,农民明显处于劣势,地方政府垄断土地的局面难以得到实质改变。在我看来,要想让农地入市既利于抑制地价又利于农民,必须要改变土地财政,让土地不再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城市规划不合理也影响农地入市打压高房价,由于农地基本上是郊区土地,入市后对城区地价难以撼动。我以为,造成农地入市难以抑制地价的原因是,城市规划不够合理,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区集中,公共配套主要集中于城区,造成了城区土地天价出让的结局。

  同时,从目前开发商大范围囤地不见严厉查处来看,农地入市后不排除继续被开发商大肆囤积。虽然国土部门即将出台的新土地调控政策,将包括加大力度打击并曝光相关土地违法案件、出台相关囤地处罚的措施等。但这些措施效果如何值得质疑,因为过去几年来,打击囤地的令箭发了无数,但效果却很差。

  再说,即便农地入市拉低地价,但不一定能抑制房价,因为土地成本只占房价二三成。我以为农地入市或许能让部分农民受益,但打压高房价的作用很可疑———指望“农地入市”打压高房价,有可能用错了药。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