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出口回暖背后的补库存和赌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2日 14:46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斌 从春交会有企业要求退摊位,到秋交会的一摊难求,2009年两届广交会上演着两种不同场景。中国出口出现回暖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这是一种持续复苏,抑或是短暂的反弹?

  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在上周的经济每月谈中讲到:“今年秋交会第一期的成绩喜人,明显好于春交会。但是与去年同期的秋交会相比,同比仍然是下降的。大家不要忘记去年秋交会时金融危机的副作用已经很明显。”

  出口回暖“暧昧期”仍在继续,这让中国的经济官员们怀揣希望的同时内心又难免忐忑。要真正补上中国经济由于出口下滑而形成的窟窿,或许还需要更多令人痛苦的解决方案。

  复苏之光

  秋风起,10月的广州已有凉意。但在琶洲展馆举行的广交会的拥挤人潮中,还是会挤出一身汗来。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NickHark-ness没有出席今年春天的广交会。谈起金融危机,他很有感触:“是的,我们公司也受到不小的影响,在欧洲,买锁和门禁系统的商户明显减少。”

  现在危机过去了吗?NickHark-ness摇摇头,似乎有点拿不准,“过去是猛地下降,现在则是慢慢地往上爬。”

  来自澳大利亚的AdamMann跟他持有相似的看法。不过他似乎更乐观些,“虽然上升幅度较慢,但经济危机正在过去。”他说。

  第106届广交会15—19日的第一期展会,首战告捷。

  根据广交会新闻发言人陈朝仁介绍,一期境外到会采购商人数和出口成交实现双增长。其中,境外到会的采购商共计9.2万人,比今年春交会增长11.4%;累计出口成交155.8亿美元,比今年春交会增长19.6%。

  被视为判断中国外贸和全球市场走向“风向标”的广交会,今秋正在释放中国出口复苏信号。

  灰色地带

  中国贸易状况是否正恢复正常?还说不上。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秋交会的回暖,一方面是和感恩节、圣诞节等短期季节性订单的拉动有关,如美国在这一个季节的消费要占全年的20%。但较为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国外“补库存”的需求释放,使得出口成交有明显增长。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认为,除了“补库存需求”这个原因外,海外经销商担心汇率变化,担心中国商品涨价,有一个提前备货的“赌涨需求”。姚文萍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国人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在此时显得更有优势。因此,对中国商品的刚性需求仍然存在。她预计,全年机电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缩减到15%以内,预计降幅在10%-15%之间。

  一些业内人士则担忧,目前的复苏有限,近期订单的增加是海外客户在补库存,而非新增需求。当补库存的订单完成后,可能又陷入“订单荒”中。

  进口尤其可能让人误解。8月份迄今进口较上年同期下降仅4%,且经季节因素调整后增长8.3%,正接近危机之前的水平。考虑到中国大约一半的进口是用于再出口的半成品,出口复苏似乎也会很快到来。

  事实上,进口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囤积大宗商品的推动。2009年9月比2008年多四个工作日,也令贸易数字增加。

  不过,出口虽然正从危机之后的低点恢复,但要恢复到一年前的高点尚需时日。2008年7月-9月,中国月均出口1341亿美元。上个月出口总额为1160亿美元。

  正如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所提醒的,企业对可能出现的反复和困难局面要早做准备。

  不过,也有一些市场人士对出口回暖表现出了信心。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曾说,第四季度你看到中国出口增长大规模复苏。西方国家GDP增幅变化了约6个百分点(从-3%至3%),这带来亚洲地区国际贸易的迅速复苏。

  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还传来了其他乐观信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上周五公布的领先指标显示,全球主要经济体目前已经开始恢复。

  马骏说:“中国出口将从8月份的同比下滑23%有所好转,到12月前将同比增长3%,原因主要是西方需求的回暖。同比贸易数据好转的原因之一是去年同期的贸易水平较低。即便是西方的增幅出现了很小的变化,也会对中国出口业带来有力的倍增效果,无论是在好时候还是坏时候都是如此。

  有研究学者也持悲观态度,一旦企业把耗尽的库存恢复起来、财政和货币刺激的效力消退,贸易复苏是否还可以持续。

  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中国地区研究主管陈昌华(Vincent Chan)最近在一份报告中说,大部分投资者会先对今年底和明年初中国出口的大幅回升大为震惊,随后又会对这一势头的迅速消退而感到吃惊。

  痛苦的抉择

  多数财政纾困方案的思路是,通过刺激可贸易商品的消费,来恢复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联接。不过,中国的做法相反。今年中国大举建设道路和发电厂,坚定走在财富内部化的轨道上。

  这种做法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出口大幅下降只是暂时现象,可借助政府赞助的大举投资固定资产予以抵消。周四公布的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显示,这一战略按其自身标准而言是成功的。

  今年前九个月,中国经济增长了7.7%,其中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贡献了4个百分点。净出口的下降则砍掉了3.6个百分点的经济增幅。

  没错,最近几个月开始出口下降的速度正在放缓。但我们担心的是,一旦这种复苏只是“虚晃一枪”,将会怎样?出口低迷持续的时间越长,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填补缺口的时间就越长。而投资的高速增长还能持续多久呢?

  事实上,中国政府也不希望投资持续保持在高位,因为那样可能为未来的经济埋下巨大的隐患,例如银行坏账、产能过剩、环境恶化……

  眼下,中国政府已经对由于投资高速增长导致的七大产能过剩行业,发出了最后通牒,未来三年新上项目全部限批,已上项目严格按照标准淘汰落后产能。这是一个痛苦的抉择,因为一旦明年投资增速回归常态,而出口在经历“暧昧期”后,没有继续向上而是掉头向下,那中国经济将再次面临“保增长”的挑战。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4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