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1日电 题:CPI降幅收窄 “通胀预期”不宜过度解读
新华社记者 姚玉洁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没有继续8月份以来环比回升的趋势。
尽管CPI仍在“负运行”,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却有增无减。专家认为,当前我国不存在现实的通货膨胀,通胀预期一方面来源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CPI同比环比“双降”
9日晚11时多,在排了近半个小时队以后,上海白领李晴终于给汽车加满了油。从11月10日零时起,全国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480元。而在上海,由于全面推行更加清洁的沪IV成品油,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上调至6.61元。这意味着,以私家车油箱60升为例,李晴此后一段时间内每加一箱油要比涨价前多付42元。
此前,上海出租车价格平均上调约10%,而多个城市召开了水价上调听证会。“什么都在涨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感叹。
这正是通胀预期的“魅影”潜藏。但事实上,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没有继续8月份以来环比回升的趋势。
“我国正稳步走出通缩区间。”海通证券宏观研究部经理、首席分析师陈露表示,虽然居民的通胀预期在增强,但目前尚不会转化为现实通货膨胀。由于实体产业明显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我国并没有大的通胀威胁。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随着经济回暖趋势确立、增速加快,通胀压力会逐渐显性化。物价回升的趋势已经确立,2010年我国物价将重回上升轨道,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在3.5%左右。但从数据分析,本年度到明年上半年,我国不会面临现实通胀问题。
通胀预期的两大压力源
实际物价仍低位运行,但通胀预期缘何强烈?记者采访发现,通货膨胀预期一方面来源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美元贬值导致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按照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货币现象。今年以来,出于保增长的需要,我国信贷大幅增长。截至10月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分别增长32.03%和29.42%,货币流动性显著增强。